一路奔忙 一腔赤诚

一路奔忙 一腔赤诚

——新就业群体党员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在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新就业群体不断壮大,日益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中的党员,不仅是万千奋斗者中的一员,更是一面面流动旗帜,以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坚守践行初心使命,以日常奔忙中的点滴奉献诠释“听党话、跟党走”的铮铮誓言。

“七一”之际,本报记者走近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倾听他们的故事。

——编者

夏日的热浪裹着城市。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小区门口,外卖骑手卢红刚结束一单配送。他摘下头盔,额头挂满汗珠。

“陕西来的,干了8年,早把这当家了。”卢红抹了把汗。8年风雨,他不仅送得准、送得快,更把心“送”进了社区。触动他的是几年前的一幕——党员志愿者忙前忙后,汗流浃背也顾不上歇,“那身影,真让人心里发烫!”

去年,卢红成为奉浦街道党工委培养发展的首名党员骑手。新身份更要担当。他翻着手机相册,有“随手拍”的楼道堆物隐患,有冒雨为孤寡老人送饭……“我是外地人,不是外人。党员身份,就是咱新上海人的责任。”

“七一”之际,记者走近卢红这样一群特殊的党员。他们是穿梭街巷的骑手,是手握方向盘的司机,是风雨无阻的快递员。他们岗位平凡,却用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车轮滚滚,脚步不停,他们的热忱奉献,正悄然融入城市的脉搏。

滚烫的初心,从未改变

新就业群体党员来自五湖四海,经历各异。但一颗向党的心,是他们共同的圆点。

网约车司机原永辉的车里,“党员司机”标牌格外醒目。

“2023年入的党,50岁了,盼了半辈子。”原永辉感慨。

1973年出生的他,入党初心源于读书时课本里的英雄:刘胡兰、黄继光,尤其是雷锋。“雷锋也开过车!我开了30年,方向盘没离手。雷锋的故事教会我,党员在平凡岗位上该咋干。”他语气诚恳地说着,“从1995年摸方向盘开始,每进一家新公司,头件事就问,咱这能入党不?可惜那会儿都是小公司,连党支部都没有。”

没条件入党,不妨碍他照党员样子做。他琢磨出“三查三检”(查车况、查路线、查情绪,检仪容、检用语、检服务)工作法,热情周到为乘客服务。有时也会遇到不讲理的乘客,因导航延迟几分钟就恶语相向。“心里也窝火,但想想自己是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的,深吸一口气,还是耐心解释,把委屈咽下去。”原永辉说。

2017年,他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得知平台有党支部,第一时间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他不仅是“党员司机”,还是党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人,经常利用跑车间隙,与其他司机交流心得,分享安全行车经验。

临近毕业季,中国农业大学的包裹收寄点一片忙碌。京东快递员栾玉帅双手翻飞,麻利地帮学生打包。趁着午饭间隙人少些,我们在树荫下聊起来。

“想入党,家里影响大。”栾玉帅说起姥爷,“姥爷参加过抗美援朝,复员后管村里的果园。公家的果子,自己小孩儿也不给一个。虽然有点‘倔’,可村里人都服他。舅舅受他影响入了党。家里就觉得,要当先进的人,最好的证明就是能入党。”

“在你从事的快递行业,党员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跟姥爷那会儿其实没两样!甭管刮风下雨还是件儿堆成山,该送的都得送到。累点苦点不算事,最要紧的是手脚干净、心也干净,客户的件儿,哪怕一箱牛奶、一袋水果,那都不能乱碰,得让大伙信得过!”栾玉帅说。

午夜时分,记者才见到危险品货车司机高寒。这是他难得的空闲时间。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全年无休,家里的大事小情常常缺席。家里孩子考试升学,他只能在千里之外的服务区通过视频匆匆说句“加油”。

“照顾不了家,还总让家里牵挂。我们这行总怕有个‘万一’。”说起2021年参与一辆爆胎油罐车的抢险转运,高寒心有余悸。

高风险,让他对担当的体会更深。而身边老党员的身影,让他认准了方向。他讲起在贵州贵阳油库深夜排队,有司机插队吵架,是一名党员站出来疏导现场秩序;还有一次贵阳下冻雨,加油站油品告急,不少司机怕路滑危险不敢去,也是一名党员挺身而出……“党员,就是守规矩、讲奉献、关键时刻敢顶上去的人!”

2023年,高寒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他已是正式党员。每天清晨穿上工装,他都郑重地把党员徽章别在胸前,“就想让大家知道,有急难险重的活,找我就行!”

平凡岗位,也能闪闪发光

党员身份意味着责任。在新业态的毛细血管里,这些党员将奉献融入日常,在点滴服务、危急关头和公益事业中,默默践行着入党誓词,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在北京西城区大栅栏的胡同里,记者总算“逮”住了顺丰快递员刘阔。他停好三轮车,捶了捶因长时间骑车而酸痛的腰,拧开瓶盖大口喝着水。回程经过石头胡同时,他走近一处破损的花池,掏出手机拍照。“石头胡同81号花池坏啦,麻烦看看要不要修?”他麻利地联系完社区,跨上车又出发了。

刘阔干快递7年,入党4年。送货路线成了他的“责任区”,发现隐患、帮居民跑腿是常事。他和几位空巢老人还有“窗帘约定”:老人早上拉开窗帘,他路过看见就安心;若窗帘紧闭,他立马敲门。“这片儿我门儿清。顺手帮点忙,不耽误事。”刘阔憨厚地笑着,“服务群众,不就是党员该干的本分嘛。”

同样认准这“本分”的,还有网约车司机宫海际。他的车外表普通,打开后备箱却别有洞天:急救箱、应急保温毯、反光背心、高频哨子……他本人还掌握水域救援、绳索救援、心肺复苏等技能。

2018年,宫海际加入滴滴,在党支部带领下,参加爱心送考、公益献血。“我当过8年兵,身体还行,懂点急救,总想多干点。”得知平台组建公益救援队,他立刻报名。学的急救技能不久就用上了——乘客突发低血糖晕倒,他紧急处理送医。“那次之后,就想当个‘全能选手’。”他陆续学了开救援艇、索降等。

“学这些,耽误跑单吧?收入影响不小?”

“肯定有影响,有的课得一周甚至更久,学的时候就不出车了。”宫海际坦言,“可我就怕群众需要时,自己明明在,却帮不上忙。学得全点,能顶上的时候就多点。值!”

浙江杭州富阳区,午后阳光热辣辣的。外卖骑手裘炼科两手各提几只包装袋,冲出商场大门,朝电动车疾奔而去。

下午1点,手上的单送完,他匆匆扒口饭,就赶往富阳区网约配送员协会。作为区外卖骑手党支部书记、网约配送员协会秘书长,他每天下午2点到4点,雷打不动在这里,有时组织党支部学习,有时调解纠纷……

刚坐下,就有骑手进来,办“小哥码”、取免费体检报告、咨询孩子托管班……旁人都说他“吃亏”:耽误接单影响收入啊!

“事儿总得有人干,不是我干就是别人干。”裘炼科很坦然,“我跑了7年外卖,兄弟们盼啥怕啥门儿清,也有点想法,觉得自己能做好。要有人‘吃亏’,那就我来吧。”

但一些变化让他欣慰:原本觉得参与活动是“受约束”的流动党员张相魏,现在抢着报名公益活动;热心骑手季爱清去年成为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李传良分担了一些管理工作;最近党支部又收到两份入党申请书……“你瞧,好像也没那么‘吃亏’,对吧?”裘炼科疲惫的脸上露出笑容。

风里雨里,心有了“家”

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没有归属感曾是他们面临的普遍难题。如今,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关爱,正为他们筑起温暖的“家”,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和力量源泉。

驾驶长达10多米的集装箱卡车,林元章向浙江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进发。开车时,神情专注。停车后,亲切放松。

高中毕业后,林元章成为一名集卡司机。他很快适应了岗位,可常觉得自己学历不高,工作普通,“别人问做啥工作,我都不好意思说”。

“可你现在很阳光很自信呀!”

“是啊,党组织给了我‘家’的感觉。不知道咋办时,有人领着。心里头没底时,有人托着。”林元章道出心声。党支部派党员王庆做他师父。“师父也是高中学历,从普通司机干成全国技术能手。他说,把简单事做到极致,一样能出彩!”

师父的话解开了他的心结。他苦练技术,模拟各种故障。党支部支持他参加技能大赛,最终在第十二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个人第二名。采访时,他还兴奋地亮出手机屏保——担任杭州亚运会火炬手的照片。“这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没有党组织的关怀,哪来我的今天?”

赤水河岸,树影婆娑,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泸小麒”暖心驿站里传来欢声笑语。近看,屋里桌子上摆着蛋糕、西瓜、零食,10多名外卖骑手围坐一圈。驿站负责人袁付冰热情招呼着:“在街道党工委支持下,我们每月都举办集体生日会,让大家在这找到‘家’的感觉。”

袁付冰也曾是一线骑手,深知个中艰辛:“睁眼就是单量、超时、投诉,想当‘单王’就得玩命跑,谁顾得上过生日?”

2023年,在泸州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委帮助下,站点升级成暖心驿站。“从选址到装修,再到功能区设计,党组织给了实打实的支持,专人指导,还有经费。”袁付冰说。驿站除了办公,还有休息室、充电角、健身区,免费提供水和药品。“驿站是咱的根!兄弟们干得舒心,站点也红火。”现在站点骑手超500人,订单量和收入都涨了。

在成都东站新建的网约车司机之家,网约车司机张桂容刚停好车进来歇脚。空调凉气驱散了暑热,饮水机、微波炉、冰箱一应俱全。“看到咱的难处真被看见、被解决了,心里美滋滋的!”她笑着说。

以前,她和车队常在成都东站接单,深受交通拥堵、无处落脚等问题困扰。“夏天舍不得开空调,只能找树荫躲着。蹲树荫下吃饭,毛毛虫都能掉饭盒里。那份狼狈和无奈,想起来鼻子都发酸。”

为此,张桂容经常和支部党员一起商讨,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在成都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推动下,出行状况得到优化,还建起了网约车司机之家。

如今,这里的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建起了一排用于办理网约车驾驶员证、经营许可证的简易柜台。“不用专门跑政务服务中心,等单间隙就能办证,方便多了!”张桂容说。

一路走访,一路感动。他们身份普通,是城市毛细血管中的“骑手”“师傅”;他们信仰坚定,将党员的责任融入每一次安全的抵达、每一份热乎的餐食、每一次危急的援手;他们是被温暖的那一个,也将这份光和热传递给更多人。在“七一”之际,更在每一个寻常的日日夜夜里,他们用平凡的车轮与脚步,诠释赤诚的初心。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1日 第19版 记者吴储岐 沈童睿 何昭宇)

心暖了,就更有方向(记者手记)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日前,在圆通速递湖南省区第一党支部的活动室,5名快递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他们说得实在:“党和政府惦记着我们。入了党,更要好好服务大伙。”朴实的话语道出深刻的道理:党建工作就是做人心的工作。心暖了,人自然就聚起来了。

如今,在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提交入党申请书。但是,他们“人在云端、车轮不停”,让传统的会议室党课、固定的组织生活模式显得“水土不服”。怎么办?关键要把“暖人心”落细落实。

笔者曾跟踪采访一名街道干部。他常在配送站“蹭”骑手们的休息间隙,蹲在路边耐心倾听他们的烦心事:抢单的焦虑、莫名被罚的委屈、孩子上学难照顾的无奈……“车轮上的烦恼”,他都一一记在本子上。这看似平常的“蹲下”与“倾听”,传递着满满的尊重与诚意。

“暖人心”贵在办实事。如今,在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暖心驿站”,里面不仅提供免费充电、热水、应急药品,还有律师咨询、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这些友好的场景、看得见的关怀,是焐热人心的关键。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都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暖人心”工作的另一个着力点,就是善于“点亮这束光”。笔者曾在采访中听到,一名网约车司机有次送突发疾病的乘客去医院还垫了医药费,其所在党支部专门给他发奖励。这份认可让他深受触动,从此成了车队“热心肠”。还有一名快递小哥在“小哥议事会”上提出站点附近充电难问题,很快便增设了充电桩。“咱说的话真有人听!”这份被尊重的感觉,胜过千言万语。不久,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些故事说明:点亮每个人的闪光点,他们就会更相信党组织,更愿意承担责任。如今,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在岗位上闪光、在群体中示范,有效带动了身边一群人,影响辐射了一大片。这就是党建引领的力量——把人心聚起来,让队伍强起来。

“七一”之际,听新就业群体党员的故事,我们深刻体会到: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深植于对人的需求的深切体察与务实回应。心暖了,归属感就有了;责任强了,每日奔波的车轮方向就更坚定了——这方向,不仅通往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更汇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

(《人民日报》 2025年07月01日 第19版 张洋)

感言

做任何工作,都要尽心尽力。这些年,我累计配送超过10万单,总里程达到25万公里。怎么规划路线、协调订单,把外卖最快送到顾客手中,这里面都大有学问,都需要钻研。我主动给新入行的骑手作培训,向他们传授经验。我坚信,只要努力工作,脚踏实地地干,用双手创造幸福,每个人都能闪闪发光。

——上海市普陀区党员网约配送员张文强

我们日常穿梭在大街小巷,有发现问题的天然优势。这些年我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义务帮助市民找猫找狗,帮助路上受伤的行人,只要是举手之劳,能帮一把的都帮一把。未来,希望带动更多小哥加入进来,为我们共同的“家园”添砖加瓦。

——北京市朝阳区党员网约配送员高丰

每逢周末、节假日,南京都会迎来很多游客。网约车司机往往是他们见到的第一个本地人,也是了解这座城市的窗口。作为南京市网约车行业“共产党员示范车队”的一员,我每天出车前擦洗车辆、每笔订单完成后都及时开窗通风,还特意学习了解各大历史名胜,在路上充当义务讲解员、帮忙规划旅游线路。每个人都是城市的建设者。让旅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是我的责任与义务。

——江苏省南京市党员网约车司机李云峰

只要得闲,我就喜欢跑到小哥扎堆的商圈里,在树荫下、店铺里跟大家唠嗑。有一次,有对快递员夫妇跟我说,暑假娃儿来了城里团聚,带娃是个难题。一经了解,类似诉求真不少。我多方奔走呼吁,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去年夏天,长沙市雨花区高桥街道永祥社区办起了新就业群体子女的暑假托管班。未来,我要继续努力,力所能及地帮助大家,让小哥们的笑容更满、日子更甜。

——湖南省长沙市党员快递员马石光

从事货车司机17年,我看到,在党组织的关心下,很多服务区建起了“司机之家”。疲惫的时候,在休息室泡上一杯热茶,吃上几口热饭,心里别提多安逸了。这些年,我们成立红色黔线第一流动党支部,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47人。平时,我带领党员实时推送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组织开展互助活动,让奔波在外的货车司机感受到温暖。未来,我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学习党的好政策,并且讲给身边的人听,引导带动更多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党员货车司机刘成光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1日 第19版 记者吴储岐 姚雪青 巨云鹏 苏滨采访整理)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