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浪潮奔涌向前,中国式现代化征程壮阔展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委勇立潮头、担当作为,紧扣自治区党委赋予哈密的“一标杆两典范”(建设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典范城市、西北五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城市)总体定位,以“仰望星空”的历史眼光把握社会工作深层逻辑,以“政治领航”的恢宏视野擘画社会工作发展蓝图,以“战鼓催征”的奋进强音奏响社会工作的壮丽序曲,对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凝聚服务群众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在新时代哈密社会工作壮阔征程中书写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强化红色引擎,引领社会工作正向前行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在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时代浪潮中,哈密市始终将党的领导作为社会工作的“定海神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多方共治为路径、以民生福祉为追求,推动全市社会工作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哈密市面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蓬勃兴起,坚持以党建引领破局开路,将红色根系深植新兴领域沃土,构建起全覆盖的红色矩阵;非公有制企业“整园升级赋能计划”激发活力,混合所有制企业“一企一策”精准滴灌,平台经济发展筑牢党员先锋岗防线,“小个专”党建塑造“双清双亮”品牌。哈密市用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实现了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引领”的跃升。
在工业园区,党组织和党建工作指导员既是政策红利的“解码器”,又是纾困解难的“急救员”,更是产业升级的“智囊团”;在社区,党员快递员和网约配送员化身“移动前哨”,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城市的“神经末梢”。哈密的实践证明,唯有将党建基因嵌入社会肌体,才能把蕴藏于社会中的巨大活力充分释放出来,把各种生产要素中的丰沛潜能充分激发出来,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强化多方共治,筑牢社会稳定基层基础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高质量做好社会工作,必须要把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有效延伸到各类组织、各类群体,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长效治理机制,综合提升全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针对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哈密市委以“减负赋能”为突破口,厘清部门与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关系,构建起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针对重复填表的“负累”,依托数字政府建设和基层治理信息系统打破数据壁垒,让基层干部从“表格围城”中解放出来,将精力倾注于服务群众。从领导干部常态化接访下访到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从村(社区)积分管理到人民建议征集闭环机制,从构建全链条志愿服务体系到培育“志愿+”创新品牌,从组织社区工作者联考到多方共治,全市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
哈密是多民族交融共生的热土,社会工作是凝聚人心、增进团结的重要纽带。哈密将“三治融合”理念融入基层治理实践,自治激发活力,法治定分止争,德治春风化雨。社区议事厅内,各族群众围坐共话,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生动诠释着“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东方治理智慧;哈密刺绣工坊中,非遗传承的金线与志愿服务的银针交织,绣出文化润疆的锦绣图卷。
践行群众路线,推动社会工作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这些“头等大事”正是社会工作的“关键要事”。社会工作目标就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哈密市以“民之所盼即政之所向”的鲜明导向,将社会工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以信访工作法治化和人民建议征集汇集民智,以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和困难群体精准帮扶织密保障网络,以网格精细化管理和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以群众议事协商和志愿服务打造善治样板,通过精准锚定群众期盼、精细施策群众所需,使改革发展的时代红利普惠各族群众。
为提升服务群众质效,哈密市将数字技术与社会工作联动融合,通过科技赋能,逐步实现民生诉求全面汇集、志愿供需精准对接,以社会治理数字化变革重塑社会工作新形态,让公平正义浸润瓜乡大地每片热土,让和谐幸福散发出哈密瓜一样的香甜。
(作者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