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服务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工作实践)

黄红波 曾谢晗

湖北省荆门市委社会工作部紧扣“强基固本、服务为要、融合发展”主线,构建“党建引领有深度、民生服务有温度、作用发挥有力度”的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格局。

强基固本夯基础,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班子成员带头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专项调研,足迹遍及120余家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梳理出党组织覆盖率低、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大、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12条问题,为后续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建工作方案提供了依据。荆门市积极推进“两个覆盖”,深入一线摸情况、查底数、补短板。通过建立动态台账,实施“一企一策”“一社一策”,切实提升党组织覆盖率。教育引导是提能之径。联合市工商联、市经信局举办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等各类示范培训班13期,覆盖1400余人,着力提升党建业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

用心用情办实事,暖新服务“精准滴灌”。强化阵地建设。坚持构建“10+5+X”的暖新驿站服务体系,即争取多方力量建设10家高标准服务阵地、联合供电供水供气企业5家营业厅阵地、利用全市所有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打造“15分钟暖新服务圈”,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临时休息、应急充电等便捷服务。整合政策资源。深入梳理人社、交通、卫健等职能部门资源,结合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制定出台社会保障、职业培训、法律援助等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15条具体措施。2024年以来,深入村(社区)、新就业群体中开展法律政策宣讲、公益法律服务20余场次。开展特色服务。推出“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特色服务项目,推动建立2300余个纳凉点,举办纳凉晚会、义诊等特色活动。建立“社区—网约配送站”结对机制,率先在中心城区推动12个社区与网约配送站点结对,社区工作者定期到驿站收集诉求,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子女托育、权益保障等急难愁盼问题。

多维发力强引领,党建赋能“深度融合”。鼓励企业设立“党员创新工作室”“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其中,沙洋县选派了250名党建工作指导员下沉一线,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将党建工作深度嵌入企业发展战略与行业治理体系,实现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双融双促”。构建“党建+公益项目”深度融合体系,推动新社会组织服务提质增效。荆门市装饰建材流通协会党支部牵头开展“安居惠民活动”,充分发挥行业资源优势,组织38家会员企业成立“惠民联盟”,发放超200万元优惠券,做深做实安居工程的“后半篇文章”。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推动骑手化身“流动网格员”“民意收集员”“便民服务员”。截至目前,骑手网格员累计上报有效信息100余条,在协助解决社区治理难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均为湖北省荆门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