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服务中心是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凝聚党心、民心的重要阵地。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切实要求。
在基础设施陈旧、老年人口密集的老旧小区,面对空间资源有限与服务需求激增的双重压力,如何盘活存量空间打造多功能党群工作阵地,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过程中的新挑战。
天津市河东区唐家口街道党工委以党群服务中心效能提升为突破口,探索实施“空间重构+功能融合+服务迭代”方案,构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共同体”。
唐家口街道党工委通过“空间革命”,将62%的办公区域改造为居家养老、社区书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服务空间。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议事协商新平台,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解决群众遇到的烦心事、揪心事;建立“啄木鸟之家”调解站、“手拉手”调解工作室,解决基层矛盾纠纷,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党群服务中心“建好”是基础,“用好”是关键。
在北京市西城区,商场旁、公园边、商务楼宇中,党群服务中心触手可及。在这里不仅能高效办理党内业务,党员群众还可来此咨询创业服务、企业问题等,从流程指导到材料准备都有专业人员细心指导。
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还推出了“党群夜航”服务,在城市内多数公共服务设施陆续“熄灯”时,这里却将服务时间延长至晚上九点钟,让中心真正成为党员和群众的暖心之地。
在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苑街道庐山社区,图书从图书室被“嵌进”了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原图书室腾出的空间用来打造服务年轻妈妈群体的手工技能室;原本以老年人白天活动为主的“庐山恋小剧场”,通过加装镜子等改造,在晚上“变身”成社区夜校,实现了“白+黑”的全天候利用;临街门面共同组成不打烊的服务街区,居民路过时,常被街区温馨的活动场景吸引。
建邺区将“打造一批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集成供给样板”列为2025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走进党群心中。
面对党群服务中心使用“冷热不均”的情况,建邺区各党群服务中心因地制宜调整空间、盘活资源;针对年轻人参与少的情况,在过去提供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建邺区各党群服务中心增加契合年轻人需求的活动,让全龄居民都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为了真正“读懂”居民的心,建邺区各党群服务中心畅通建议收集渠道,开通扫描填写问卷功能,让居民直接“点”出自己的真实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做好新就业群体凝聚服务工作,党群服务中心是重要载体。
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集聚江门市网约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蓬江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中心、“蓬友+”党群服务站、环市街新业态党群服务站等多个服务功能板块的江门市蓬江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于近日正式启动。
在这里,新就业群体可享受快捷办证、自助体检、换电维修等暖“新”服务。依托该中心,蓬江区构建暖“新”场景、完善惠“新”保障,进一步完善新就业群体服务体系、推动关爱服务落地见效。
据了解,多地打造的党群服务中心在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憩、咨询等服务基础上,还推出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为新就业群体构筑起集政治引领、职业赋能、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服务生态圈。
做好党群服务工作,不仅要强化阵地建设,更要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服务内涵,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的“打卡地”,打造党群身边的便利圈、关爱圈、温暖圈。
(本报记者 刘鸿桥)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