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协调交通局为正北道路面铺油;对接住建局联络排水管材;6日,确保高低压线路顺利入地;7日,安装22盏路灯;8日,推进平房区暖气改造……”翻开全国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建昌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姚志军的工作日志,上面密密麻麻地罗列着一项项工作计划,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群众幸福生活的深切关怀。
多年前,建昌营村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繁荣一时,成为内蒙古农村改革开放成果的生动范例。然而,随着当地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4年,姚志军担任建昌营村党委书记,深感肩上责任如山。在他的带领下,村党委聚焦发展和治理两条主线,以融合党建为驱动,探索形成新理念引领新思路、新模式引领新发展、新体系引领新治理等“三个引领”工作机制,不断建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治理体系,大大加快了乡村振兴建设进程。
姚志军带领村党委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推进产业转型。他全面摸清村里的资源、资产和资金状况,通过充分发挥“村党委+驻地企业党总支”的协同优势,大力推行并深化“三务”公开,充分调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带领村民坚定不移地踏上发展新兴产业的新征程。
2018年,建昌营村党委依托地域和资源优势,与驻地企业赤峰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党总支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中国北方国际种苗特色小镇项目。新组建的赤峰和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集中流转土地1600多亩,为村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姚志军的带领下,建昌营村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将多年来累计为村民发放的股金、养老金、生活补助金等汇编形成“惠民利民幸福账单”,让村民切身体会到“惠”从何来、幸福生活从何来。
举办青年杯篮球赛、培育“民BA”文体品牌、打造农民文化艺术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组建村域文艺团体、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姚志军始终将文化建设作为推动村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2024年,姚志军带领建昌营村党委将“青年杯”篮球赛升级为赤峰乡味体育第十六届“民BA”篮球联赛,吸引了来自浙江、河北、贵州、辽宁以及内蒙古等多地20多支球队参加。
为进一步拉动旅游消费、促进乡村振兴,篮球联赛期间,建昌营村特别设置了农家特色小吃街、全国各地特色美食街、儿童娱乐一条街等多处商业街区,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品尝美食、观赏赛事、体验乡村风情。
“这场篮球联赛线上线下累计观赛人数超过50万,全网点击量突破1.5亿次。赛事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大家在这里可以沉浸式地感受‘和美乡村’的独特魅力与勃勃生机,有效促进了我们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姚志军说。
“村富裕、民幸福”,这是姚志军的奋斗目标。建昌营村构建“党建+惠民”服务体系,实现“产业增效、文化赋能、民生提质”的协同发展。村里积极协调多方资源与力量,攻克了全村的供暖难题,让温暖走进每家每户;在全村主要街道路口,80余个高清电子摄像头整齐“站岗”,实现了安全监管全覆盖;村内各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标准建设的幼儿园、旅游厕所一应俱全,每年还为老年人和妇女提供免费体检服务,为村民开展义诊活动,守护村民健康。
“能够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这份荣誉,十分光荣,我将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把日子过得更红火。”姚志军表示。
(本报记者 刘鸿桥 通讯员 东哲元)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