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总量已达8400万人。暑期来临,子女“看护难”成为这一群体的现实困扰,各地积极探索开设公益托管班、夏令营等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
“大家跟我读,注意声调要扬起来!”7月1日,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教室里传出老师温柔又有力的引导声,20余名孩子跟着老师一遍遍练习发音。这是龙子湖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龙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的暑期公益课堂,为新就业群体子女打造“快乐驿站”。“以前最愁暑假,现在孩子天天盼着来上课,说比在家看电视有意思多了!”网约车司机曹先生笑着说,“这真是送到我们心坎上的好事!”
“为扎实做好新就业群体凝聚服务工作,今年我们以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部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步开展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公益课堂,就是想让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这些每天奔波在路上的劳动者少一份牵挂。”龙子湖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吴学民介绍,公益课堂不仅设置了固定课程,还安排了课业辅导和趣味活动。
除了党群服务中心,不少地方将社区作为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重要场所。今年暑假,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在国安路社区、琴台路社区、解放路社区等多个城市社区开设新就业群体子女暑假公益托管班,精心设置课程内容,涵盖作业辅导、国学诵读、红色文化、传统书法、绘画美术、创意手工、趣味运动、安全自护教育等多个方面,点亮新就业群体子女多彩假期。同时,组建了“1+2+N”工作队伍,由1名社区工作者、2名“返家乡实践”大学生、若干名志愿者共同组成服务团队,既解决了新就业群体子女看护难的问题,还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
关怀不仅仅是提供暑期托管。广东省深圳市开展“深梦团聚·新就业群体暑期免费住”活动,提供500套免费房源给在深全职工作及常住的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免费居住1个月,助力新就业群体在暑期与亲人团聚。快递员刘文福便是此项活动的受益者之一。刘文福在深圳已经工作15年了,妻子带着两个孩子远在广西老家。往年暑假,狭小的8人宿舍和高昂的房租让家人团聚成为奢望。今年6月,工作群里的“深梦团聚”活动通知让他十分欣喜。“申请特别方便,10分钟就搞定,第二天就通过了!”刘文福兴奋地说。
记者注意到,除了在暑期节点提供临时托管,不少地方致力于为新就业群体子女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在关爱赋能上持续发力。
“如今,辖区内新就业群体子女闲暇时间有了好去处,他们可以在这里阅读、做手工、绘画。”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街道湖广会馆社区旁的“儿童友好空间”为孩子们课后闲暇玩耍提供了新场所。
在集大市场、大景区、大港区于一体的朝天门街道,活跃着大量新就业群体。东水门小学作为新就业群体子女就学的重要承载地,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家长奔波在路上,“生活照顾难”与“家庭教育缺”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难题。2024年4月24日,朝天门街道以关爱新就业群体子女为切入点,探索“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公益支持”关爱模式,制定《朝天门街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关爱行动”项目三年计划》,争取到10余个政府部门及社会单位的支持,筹措20余万元专项资金,在东水门小学正式启动“同心暖童心”公益项目,为新就业群体子女成长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李梦丹)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