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党建让“独奏”变“交响”

商务楼宇是经济发展的活跃载体,集聚了大量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领域。各地在加强楼宇党建方面不断探索,以高质量楼宇党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组织

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多地通过织密组织体系建强战斗堡垒,为楼宇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金贸街道立足辖区19栋税收过亿的楼宇实际,积极探索楼宇党建新模式,发挥全市首个区域性楼宇经济党委作用,构建了“街道党工委统筹领导—楼宇经济党委具体负责—党建联盟协同联动—企业党组织执行落实”的管理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覆盖辖区32个楼宇企业党组织和398名企业党员。“以滨海国际金融中心为例,党支部积极联合街道的党建工作指导员,通过‘系统数据比对+实地走访核查+电话精准联系’的方式摸清底数,推动成立党建联盟,并引导企业党组织‘亮身份’、在办公区域设立党员先锋岗。”金贸街道楼宇党委书记吴德美介绍。

海南省委社会工作部以创新商务楼宇党建为突破口,联合省委组织部印发《海南省商务楼宇党建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市(县)—区—街道—楼宇”四级联动领导体系,由街道党工委主抓辖区内商务楼宇党建工作,形成市、区两级组织部门、社会工作部门统筹指导,各区(园区)党委属地管理,商务楼宇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珠海路街道党建联席会暨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楼宇党委成立,这是市南区深化楼宇党建的创新之举。市南区有135栋5000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其中28栋税收过亿元。为实现以楼宇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市南区建立“区委—街道党工委—楼宇党委—楼宇企业党组织”的组织体系,推动党的组织覆盖到楼宇。相关部门选拔职级干部下沉到重点楼宇,担任党委副书记,并配套制定《楼宇党委副书记工作指引》“白皮书”。

优服务

提升企业“幸福指数”

潍坊新村街道地处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辖区有92栋商务楼宇。针对面广量大、规模不一、隶属关系复杂的各类楼宇,街道通过建立跨楼宇联合党组织的形式,成立嘉兴大厦党委,创新推出“1+1+3”模式:两个“1”分别是楼宇党组织和“楼事会”,“3”是将居委会的“三会”(意见征询会、议事协调会和民主评议会)制度引入“楼事会”,通过项目化形式为楼宇服务增能。

电动汽车充电难?“楼事会”将增设充电桩作为季度重点工作,组织业主、工程部与电力公司现场勘探、协商,逐步解决问题。职工午休时间活动少?“楼事会”推出“相约星期三”品牌,推出“学习1小时”“减压1小时”“分享1小时”等系列项目……

这样的精准服务并非个例。多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行业、企业及员工需求抓服务、搭平台、解难题。

“上班出行不便,能不能在周边多增设一些公交站点?”问需会上,不少企业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集电港综合党委提出优化楼宇周边交通建设、增设公交路线的诉求。会后,综合党委将需求清单及对应的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提交给社区,社区上报街道后,由高新区(新市区)建设局负责协调解决。

高新区(新市区)立足辖区楼宇企业点多、面广、散小、更新迭代快等特点,组建26个楼宇综合党委。运用“收集信息—确认议题—制定方案—发布公告—组织协商—结果运用—反馈公示”七步议事法,整合楼宇企业代表、政务服务部门、行政执法单位、物业服务企业、街道社区网格员等多方力量,搭建议事平台,让企业有事可以敞开说、有事可以随时议、有事自己能做主,指导企业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

搭平台

上下楼变“上下游”

以楼聚产,以产兴城。除了解决企业、员工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各地通过搭建平台,将物理空间相邻优势转化为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也在不断涌现。

湖北省探索建立产业发展联盟、商户联合体,让上下楼变“上下游”。在武汉市硚口区越秀财富中心,通过楼宇内丰富多样的党建活动,多家企业在楼内就达成了合作。汉中街道越秀财富中心目前楼宇入驻企业100家,聚集了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湖北普罗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市德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都是越秀财富中心入驻企业,楼上楼下的两家企业先前并不熟悉。“普罗格是做智慧物流的,在信息化的基础架构里面,我们可以跟他们形成联动。”武汉市德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徐武萍说。

“我们通过开展党建聚合力行动建立了‘悦花园’,定期开展午餐会、企业家沙龙,让企业从‘陌邻’变成了‘睦邻’。”汉中街道党工委书记乐智敏说。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同样将楼宇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探索打造“红立方”党建品牌,定期召开九龙大厦企业交流座谈会,每逢重要节日,邀请专家、老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为楼宇企业上党课,进一步加深了上下楼企业的联系和沟通,通过楼宇内的党建共建活动,搭建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从织密组织体系筑牢“战斗堡垒”,到聚焦需求优化服务提升“幸福指数”,再到搭建平台促进上下楼变“上下游”,各地楼宇党建的生动实践,正将一栋栋“竖起来的社区”打造成充满活力的发展共同体,营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楼宇生态圈。

(本报记者 陈丽英)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