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莲湖区围绕全市“新心相伴·情暖长安”活动,多措并举开展友好服务,打造多维度、精细化的“莲新有为”古都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
用心构建暖“新”体系,打造友好服务新矩阵。区委“两新”工委指导工信、交通运输及市场监管部门成立交通运输、外卖餐饮行业党委,印发《关于在全区推进友好场景建设的行动方案》,围绕构建“区级中心+驿站阵地+嵌入式服务点位”三级党建工作矩阵,在老城根、玉祥门、大唐西市商圈等区域开展骑手友好街区建设,创作“友好地图”、开辟“暖新专区”、落地“小哥广场”,多元化打造新就业群体“莲新之家”,全区小区院落实现友好开放全域覆盖。招募首批30多家友好商家、友好餐厅、友好商(协)会,在商圈楼宇、银行、酒店等地,提升扩展工会驿站、“莲心港湾”饮水就餐休憩等基础服务,构筑“嵌入式”点位和24小时暖“新”驿站。因地制宜创建30多处友好医院、友好银行、友好市场特色阵地,友好场景扩充至340余处。
用力搭载关“新”载体,绘就关心关爱新场景。持续开展“小哥你好”友好服务季,聚焦护“新”出行,组织街道深挖辖区资源,建立“微服务”联盟,推出购车专项优惠、车辆维保咨询、免费定期保养的“暖新续航计划”,在九号电动车北关售后服务站设立“骑士驿站”综合服务空间,为骑手们提供充电服务;围绕舒“新”守候,推出“爱新益剪”“微爱职场”等服务品牌,开展小哥运动会等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新就业群体有效延伸,助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提升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品质、拓展受众覆盖面,让小哥们在忙碌工作之余感受到西安的城市温度;紧盯温馨爱“新”,组织各街道社区发动社会组织共同实施“暖新育苗”工程,邀请培训机构、民办学校等社会组织专业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丰富青少年课外生活,破解新就业群体子女周末监护缺失与素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难题。
用情丰富聚“新”纽带,营造共治共享新氛围。开展“新锋”行动,组建“邻里小哥”“辉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引导6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踊跃参与随手拍、帮代办等“微治理”行动,成为走街串巷的观察员、规范停车的疏导员、文明代言的宣传员、舌尖安全的监督员,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智能哨兵”、移动“智慧探头”。40多个友好社区先后设立“义舍小站”,建立心愿清单、捐赠清单、去向清单三项清单,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绘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同心圆”。
(本版内容由陕西省西安市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