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灯具协会成立于2014年,现有会员单位180家。多年来,协会坚持党建引领、聚焦转型创新、强化树立标杆,有效促进了传统路灯制造业深度嵌入智慧照明产业链体系,极大助力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拥抱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带来的变化,高邮市灯具协会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平台联建、人员联培、活动联办“三联”活动。同时,积极响应党建赋能产业强链行动部署安排,在市智慧照明产业链综合党委的带领下,常态化开展“三进三问三送”(进企业、进园区、进院所,问需求、问意见、问计策,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活动,带动上下游中小型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了解到企业存在新研发产品检测周期长的难题后,高邮市灯具协会党支部主动联合高邮市智慧照明产业链综合党委,采取“党建搭台、技术合作”模式,打造了“高邮市智慧照明产业链”共享实验室,帮助检测产业链上下游灯具产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共享实验室帮助我们企业新生产出的灯具产品快速高效地通过检测,有效降低了企业在产品研发检测环节的成本。”江苏豪纬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李小萍在高邮市智慧照明产业链综合党委联席会议上说。
协会党支部借助产业链党建资源,积极构建“协会党支部+企业”“综合党委+协会”双培养模式,由协会党组织书记、业务主管部门骨干定期讲授党课、开展业务培训,累计组织举办菁英沙龙、菁英访谈、菁英论坛20余场,培训行业专业人才900余人。协会党支部主动加强与会员企业党支部的活动联办,以开展主题党日、红色教育为抓手,指导会员企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开展红色教育,进一步凝聚党员推进行业发展的共识。
“伴随城市道路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路灯已无法满足需求。‘智慧共杆’就是我在参加展览会时发现的商机,经过几年来的技术发展,现在一根线杆可以同时拥有5G基站、无线WIFI传输、智慧照明等十项功能。”高邮市灯具协会会长王立祥自豪地说。目前,协会聚集着近20家“智慧共杆”头部企业,在全国灯具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为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协会党支部充分借助智慧照明产业链综合党委资源,牵头组织会员企业与多家高校院所开展党建联建,同步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和人才培养协议,有效帮助企业链接科研资源、增强企业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同时,协会积极推动江苏省道路照明灯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国家轻工业电光源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高邮实验室”等落户高邮。
协会还通过推进建立专家智库、开展诊断服务、强化诊改结合等方式,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步伐。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协会每年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国内外照明行业重点展会。2024年,全市路灯产业外贸销售额首次突破50亿元,资源链接效应持续放大。
“随着《高邮精品灯杆》团体标准的制定,高邮灯具品牌在全国灯具行业更有权威性、更有影响力。”在协会承办的高邮灯具大讲堂上,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主任杨德维正在为高邮灯具企业讲解《高邮精品灯杆》团体标准的实施方案。
为扩大高邮灯具行业影响力,高邮市灯具协会先后发布“高邮灯具”标识、承办“中国道路照明论坛”等活动。协会坚持从行业特点和会员需求出发,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了一支“懂行业、懂业务”的党员骨干标准制定小组,负责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截至目前,高邮市灯具协会制定的《钢质灯杆》《灯杆法兰板》《高邮精品灯杆》等多项团体标准已获批发布。2024年,高邮智慧照明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本报通讯员 谈奇 吴琼)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