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创新实施“‘新’火荷塘”工程,通过体系化建设、精准化服务、融合式治理和造血式发展,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创新实施“‘新’火荷塘”工程,通过体系化建设、精准化服务、融合式治理和造血式发展,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优体系”牵引
构建党建格局
优化制度体系。以《区委“两新”工委工作规则》为牵引,配套实施“‘新’火荷塘”工程。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形成“季度跟踪、半年研判、年度提升”的工作节奏,实现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有效破解长期存在的职能交叉难题。优化组织体系。通过“区域联建、行业合建、龙头领建”的方式,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推动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在具备“有人员、有实体、有经营活动”条件的新业态企业实现全覆盖。目前,已有332个非公有制企业成立党组织,硬质合金产业链等3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96%。同时,积极开展“清源强基”专项行动,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实现党组织规范化运行。优化培养体系。实施新就业群体党员选强培优工程,注重在新业态企业和新就业群体中发展党员。构建“三级联训”培养体系,对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开展轮训,通过系统培训,切实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
以“全服务”支撑
打造优治理矩阵
标准化打造阵地。依据“15分钟服务圈”标准,按照有标识、有设施、有服务、有制度、有活动等“五有”建设规范,新建成天鹅社区等3个“暖新驿站”,成功打造“世贸广场”等2个友好商圈。功能化升级服务。对服务模块实施功能化升级。打造贴合需求的服务模块,基础服务包含法律、医疗、托管、休息等7大类别,推出宋家桥街道“暖新早餐”等特色服务项目。建立高效的需求响应机制,通过“早餐会”等途径,收集并解决新就业群体诉求,确保服务能够精准对接实际需求。多元化拓展服务。实施“阵地+”赋能计划,开展“驿站温情伴你行”“律师行业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专项行动”等20余场活动。引导律师协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等各方力量,提供“降油费、减话费、免法律服务费”等实惠服务,营造党建引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以“走新路”突破
打破小治理框框
“政企社”联动治理。持续推动“党建入章”,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开展党员“一岗双队”活动,通过“国企带民企”结对指导链上企业,切实解决企业在用工、融资等方面的实际难题,助力重点企业发展。同时,建立“红领导师”制度,定期开展驻企服务,构建问题收集、分类交办、跟踪问效的闭环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产城链”融合治理。构建“园区党委+职能部门+企业党组织”三级联动体系,在荷塘高新产业园打造“党建+产业链”示范带。推动“千金湘药”等规上企业与青塘社区等周边社区结对共建,促进产业发展与社区建设良性互动,形成以党建引领“三一智慧”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大联盟”安全治理。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和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以服务换服务”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两新”工委成员单位组团联合护航企业机制,推动应急等部门开展“党建护航企业发展”创建活动,确保企业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保障区域安全稳定发展。
以“输造血”托底
旺盛新兴领域党建生命力
“公益+低偿”造血。探索社会参与长效机制,制定“民生服务”“商业服务”等项目清单,引导服饰协会、物流行业协会参与基层治理。建设物流便民大食堂,解决大货车司机群体就餐难题。“数字+降本”补血。持续加强数字化赋能,推动合泰、富家垅服饰产业基地转型升级,打造“上厂下店”展示模式与直播孵化基地,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培育一批优质企业,新增市场主体820家,培育“四上”企业18家,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生态。“创新+品牌”焕新。创新实施“‘新’火荷塘”党建示范带工程。打造服贸行业党建品牌,组建服饰协会党支部,深化合泰、富家垅服饰产业基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果,建立常态化组织生活机制。打造交通运输行业党建品牌,在道路货运、快递、网约车等行业推行“党员突击队+先锋岗”双轨制,引导企业和党员职工参与基层治理。打造外卖配送行业党建品牌,在外卖配送行业开展“我为荷塘送安全”专项活动,鼓励优秀小哥任职食品安全监督员、民情信息员等特色岗位,构建行业治理新范式。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