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县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引擎、激活源头、凝聚动能,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着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县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引擎、激活源头、凝聚动能,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着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优化体系架构
打造基层治理“强引擎”
通过完善机制、明确分工、强化联动,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创新高位统筹机制。成立以县委书记为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组织部、社会工作部等20个部门,制定《容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工作规则》,建立联络员制度,构建“党委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协同治理网络。通过“月度联席会议+季度督查考核”机制,提高跨部门资源整合效率。
完善责任传导体系。制定《容县贯彻落实〈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若干措施〉任务清单》,细化49项具体措施,建立“任务分解—过程督导—结果评估”闭环管理体系。实施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督查清单等“三单管理”,有效破解基层权责不对等难题,提升治理效能。
形成多方共治格局。创新“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吸纳县直单位、“两新”组织等12类主体参与治理。组建由司法、自然资源等多部门构成的“一站式”调解中心,共设立286个调解组织,配备1683名专业调解员,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
培育专业化队伍
激活基层治理“源动力”
多管齐下,打造一支能力过硬、覆盖全面的基层治理骨干队伍。
培育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资源统计调查,全面掌握情况。宣传发动符合条件的人员报考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形成梯次化培养体系。
优化网格管理队伍。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科学设置网格,将党组织建立在网格上,形成“镇—村(社区)—网格”连贯的党组织体系,选配310余名专职网格员和7800余名兼职网格员。创新“巡查走访+信息化”工作模式,开发智慧治理平台,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800余件,处置率达98.5%。建立“网格员星级评定”制度,激发队伍活力。
创新志愿服务体系。推行“1+3+N”志愿服务模式(1个综合党委+3类服务队伍+N个特色项目),整合群众服务、文明倡导、治理网格等758支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达13.05万人,打造“侨乡美·志愿红”志愿服务党建品牌,举办国际志愿者日等主题活动,2024年实施开展志愿服务项目800余个,惠及群众62万人次。
坚持多方参与
提升基层治理“新动能”
从多个维度协同发力,不断拓宽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源头治理矛盾纠纷。建立“月度排查+重点必商”工作机制,每月开展两次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对重大疑难问题进行多部门联合处置,创新“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使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提高37%,群众满意度达96.5%。
升级社区治理模式。印发《容县清廉社区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任务清单》等文件,推动廉政监督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实施“信托制”物业服务改革,开展社区长者饭堂等民生服务项目,形成“廉政监督+民生服务”双轮驱动治理模式,居民自治参与率有效提升。
协同社会力量参与。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打造“骑心协力·翼骑禁毒”等10余个特色活动载体。聘任10名网约配送员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构建“党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体系。2024年开展“送关爱 解难事”等专项行动12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0余件。
(作者单位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