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让群众“金点子”成为解题“金钥匙”

编者按:

人民建议征集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制度设计,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在搭平台、建机制、促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人民建议征集切实办好一批关键小事、民生实事、发展大事,将一个个充满群众智慧的建议转化为一把把推动社会治理和城市发展的“金钥匙”。

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体制机制,着力搭平台、促征集、抓闭环,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大局与关注民生实事相结合,坚持线上征集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坚持吸收民智与成果转化相结合,推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搭建征集平台

实现建议征集一网覆盖

“‘口袋花园’的建设应避免‘千园一面’,突破单一绿化思维,将花园升级为‘社区生活容器’,巧妙结合便民、社交、教育等多重功能,让‘小空间’承载‘大民生’,把绿化从‘看的风景’真正变成‘用的场地’。”家住南昌市西湖区的袁女士在“问计江西”平台上参与“我为西湖区‘十五五’规划提建议”活动,基于对社区绿化的热切期盼和对居民需求的细致观察,对老城区的绿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这是群众通过“问计江西”平台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2024年7月,在省委社会工作部大力协调推动下,江西省人民建议征集平台“问计江西”正式启动上线。平台设有“正在征集”“群众热议”“官方回复”“建言选登”“专家智库”等栏目,紧扣当前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定期拟定征集主题并通过专栏发布,引导群众围绕征集主题建言献策。平台上线后,同步推出手机客户端与微信小程序,迅速构建起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网络体系。目前,全省已有11个设区市、109个县(市、区)在“问计江西”平台开设分站,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建议征集活动。

为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在“问计江西”平台开设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诉求反映专区,方便新就业群体反映困难和问题。同时,在全省1800余个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张贴“问计江西”小程序二维码。

2024年8月21日,九江市湖口县委社会工作部在“问计江西”平台启动了“我为长途货运司机之家提建议”征集活动。活动信息发布后,广大网友及货运司机群体积极响应,纷纷贡献智慧,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2024年10月,湖口县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吸纳征集意见,建立“红色蒲公英·货车司机驿站——城山站”,并正式对外开放运营。2025年1月17日,“红色蒲公英·货车司机驿站——海山站”也对外开放。

“没想到,政府按我们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专门歇脚休息的地方,太暖心了。”在湖口县“红色蒲公英·货车司机驿站”休息的货车司机吴师傅说。

从“口袋花园”建设到货车司机的温馨驿站,“问计江西”平台不仅为社会治理注入了新活力,更搭建了连接政府与群众、汇聚民智的桥梁。截至目前,“问计江西”平台紧密围绕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志愿服务工作等领域和民生类热点问题,累计开展各类征集活动275个,共收集各类建议近3.1万条,推动一系列“金点子”转化为助力治理、推动发展、服务社会的“好政策”。

健全工作机制

推动建议办理形成闭环

景德镇市珠山区陶瓷文化底蕴深厚,每年数以万计的“景漂”慕名前来创业就业,他们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持续增添强劲动力。为更好地吸引“景漂”、留住“景漂”、服务“景漂”,珠山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我为‘景漂’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提建议”人民建议征集活动。

不少在景德镇工作和生活多年的“景漂”党员和“景漂”人才提出,党委、政府要在搭好平台、强化联系、创新活动等方面继续发力,让新“景漂”加快实现从“流入”到“融入”的转变。珠山区积极吸纳意见建议40多条,建设“景漂红色之家”,在陶源谷产业聚集地率先成立珠山区“景漂”陶瓷党支部,在陶阳新村等商圈市场广泛建立“小个专”党组织,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党建主题公园、党员驿站等3个红色阵地,真正实现把“景漂”党员和“景漂”人才凝聚在一起。同时,开展“景漂”陶瓷技艺培训、“景漂”跨境电商座谈会、“景漂”陶瓷技艺交流等特色活动。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为了让来自基层的“金点子”,结出丰硕的“金果子”,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积极统筹各方资源,建立了与省委民声通道、江西数字信访信息平台、省12345热线等渠道留言建议协同办理机制,推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形成了“征集—研判—沟通—办理—转化”的闭环办理体系。每季度召集相关单位开展工作会商,交流、分析、通报人民建议征集办理工作情况,商议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各工作平台收到的有价值的人民建议,由省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开展调研、论证、提升、完善,并形成参阅专报呈送省委、省政府领导,实现了民生问题找得准、办理化解抓得实、人民建议转化好的目标,推动网上群众工作走深走实。

“通过优化工作机制,将职责明确下来、把任务分解下去,真正形成‘一盘棋’,才能确保工作落实落地。”上饶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刘水安介绍,2024年11月8日,上饶市召开全市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上饶市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工作规则(试行)》,在原有的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将研究讨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纳入联席会议的重要内容和讨论事项,将市委信访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等25家民生重点领域市直单位纳入成员单位,并明确各部门在建议收集、信息共享、跟踪回应等方面的职责。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办公室,通过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成员会议和联络员会议的形式,加强对联席会议议题收集整理和议定事项的跟踪落实,切实增强社会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整体效能,推动形成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强大合力。

建立专家智库

助推建议成果专业精准

2024年12月,省委社会工作部携手省卫健委开展“我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言献策活动。网友踊跃参与、各抒己见,提出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缓解教育焦虑、加强生殖健康服务等务实举措。智库专家华东交通大学副教授刘波对网民建议进行分析后,提出营造尊重生育社会氛围需从国家、社会和家庭三个层面共同发力,并逐一进行具体阐释,这些优质建议为江西省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为提升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专业性和精准度,省委社会工作部精心组建了一支智库专家团队,汇集了政策研究、社会治理、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实践经验丰富的社会人士,充分利用他们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引导群众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注发展,帮助群众多层次、多角度发表见解看法、参与社会治理。对于群众提出的建议,智库团队进行专业分析研判,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建议作出解答,对于合理的建议作进一步调研、探讨、完善,向政府职能部门推荐吸纳。

“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仅增强了政府的服务能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探索。”作为首批智库专家,江西财经大学社会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蒋国河认为,“问计江西”平台不仅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还推动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人民群众的声音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被听见和采纳。

此外,江西省培育壮大热心建议人队伍,适时把优秀建议人纳入智库专家团队,已有20余名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充分激发网友热情,“问计江西”平台开设“建言选登”专栏,并创新开展“一周金点子”评选活动,每周为脱颖而出的建言者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着力打造一支热心人民建议的团队力量,推动形成上下贯通、点面结合的良性循环。

除了专家团队,江西各地还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工作观察员队伍,着力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

宜春市奉新县根据社会工作观察员收集的“老人希望增加便民座椅”的建议,在冯川镇圣殿社区、罗山社区、教育园社区等9个小区增设了便民座椅。“观察员们带着笔记本逐栋走访,将群众需求一一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正读懂了群众心声。这些小变化,让居民群众感受到了社会工作的温度。”圣殿社区党支部书记鄢忠铸说。

宜春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引导社会工作观察员围绕重点工作,紧扣人民建议征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及时反映社会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目前,宜春市各县(市、区)已择优选聘社会工作观察员200余人,设立社会工作观察点20余个。

聚焦群众关切

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您好,请扫一下这个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进入‘问计江西’的官网了。在这里,您可以找到关于崇仁县正在进行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提建议’活动页面,您的每一条建议都非常重要。”在抚州市崇仁县,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详细讲解如何通过平台提交自己的建议。

江西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建议征集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推动人民建议从“被动集”向“主动征”转变,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新就业群体诉求反映专区开通以来,收到各类具体诉求120余条,帮助解决问题35个,6项建议被吸纳进《加强全省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的若干措施》,推动“办好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新余市将人民建议征集内容细分为“定向征集、专项征集、综合征集”三大类,依托城市大脑整合便民服务热线、“物邻通”等,打造市级统一受理、流转分办问题平台,提升部门“应哨”能力。加强对群众建议的价值挖掘,扎实做好梳理研判、协调督办、落实转化等环节。

如今,“问计江西”平台已逐渐成为“智慧聚集地”。江西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通过“问计江西”平台,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惠民举措中都能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了更广泛地听取群众呼声,萍乡市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建议征集网络。线上,依托“问计江西”平台,围绕“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涉及就业创业、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与群众切身利益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力破解民生难题、补齐民生短板。线下,通过在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贴心驿站等场所张贴“问计江西”相关活动二维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结合“四下基层”调研活动,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确保建议征集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不仅拓宽了建议来源,也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听民声、聚民力,方能纾民困、解民忧。江西始终坚持问需、问计、问政、问效于民,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创新性地开展关注度高、参与意愿强的征集活动,真正让人民的好点子进入决策视野、助力社会治理、变成亮点举措。

2024年12月,省委社会工作部联合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等单位共同在“问计江西”平台发起网上建言献策活动,得到全网的积极响应。活动期间,平台日均点击突破千余人次,累计收到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网友的有效建议1万余条,涉及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多个方面。省委社会工作部对网友建议进行精心分类梳理,筛选出200余条高质量建议提供给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小组参考使用。20余条具有前瞻性、实操性的良策,已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为政府精准施政、靶向发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群众的‘金点子’要转化为基层治理的‘金果子’。”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探索人民建议征集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有效路径,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征集活动,整合多元力量,听民意、汇民心、聚民力,持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本报通讯员 李卫星 邹晖)

编辑手记

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以创新精神和务实举措,将人民建议征集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切实将人民建议转化为惠民成果。

智慧平台贯通民意。“问计江西”平台通过“群众热议”“专题征集”等方式,精准聚焦群众关切议题,有效破解民生痛点,切实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到实处。

闭环机制确保实效。为保证建议征集不流于形式,江西构建了“征集—研判—沟通—办理—转化”的严密闭环,联动民声通道、12345热线等平台,打通信息孤岛,并对人民建议进行调研、论证、提升、完善,实现民生问题找得准、办理抓得实、建议转化好。

专家参与多元赋能。为提升群众建议含金量,江西组建跨领域专家智库,对人民建议进行专业研判与深度挖掘,使人民建议不仅“听得见”,更能“用得上”“用得好”。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