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和服务管理,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关爱服务,落实平台企业责任和属地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辽宁省大连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两新”工委贯彻落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出台《大连市2025年凝聚服务新就业群体实事清单》,对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推出加强党员管理、维护身心健康、打造友好场景、增强社会认同等16项实事清单,把新就业群体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强化党建引领
凝聚新就业群体“红色力量”
构建“党建+行业”协同机制。理顺管理机制,健全完善联合联动的工作体系,成立互联网、邮政快递、交通运输、“小个专”等市级行业党委,推动职能部门“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责任落实。协同交通运输部门推进平台企业建立“党员司机之家”,联合工会在全市打造“红色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创新方式织密“组织网”。2025年上半年以来,通过走访平台企业,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快递站点开展“拉网式”摸排,动态更新1.3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信息,引导“流动党员”“口袋党员”亮明身份,依托商圈、街道成立流动党支部,积极探索“社区+商圈+行业”党建模式。
试点打造“先锋矩阵”。推动升运、铁成等物流园组建联合党委,把物流园区打造成“先锋蓄能区”;在大连铁成物流有限公司打造“车轮上的党支部”,设立“党员示范车”;大连申通党支部创新“党员示范岗+业务攻坚组”模式,在分拣、派送等关键环节设立28个先锋岗。
突出关心关爱
提升新就业群体归属感
实施“暖心护航”工程。在大连港医院定点建立快递员体检医院,为骑手提供优先救治、体检优惠及健康科普服务。利用“学雷锋纪念日”等时间节点,举办“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健康服务在行动”活动,推动医疗机构为新就业群体免费体检、开展义诊。
升级打造“15分钟服务圈”。在人流密集的商业街,建设骑手“友好街区”“友好社区”“友好楼宇”。依托社区食堂、饭店协会等推出50家暖“新”食堂、54家暖“新”饭店,持续推广9.9元暖“新”套餐,助力解决新就业群体“就餐难、就餐贵”问题。
锐意创新破解发展瓶颈。出台新就业群体“助学成长计划”,市总工会联合大连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学历教育,给予5000元学费减免;与大连商业学校、大连职工大学和烹饪职业培训学校等单位合作,提升“连青夜校”课程内容供给与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的黏合度,努力让权益保障更殷实、让职业成长更通达。
提升服务管理
助力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
搭建职业发展成长阶梯。每年举办“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选拔一批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化身“赛道骑士”,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开展行业竞技,以赛促学、以赛提能,不断提升行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在平台企业试点“星级司机”晋升通道,15名网约车司机通过考核成为区域运营主管。
创新“小哥共治”模式。全市“我爱大连,‘小哥’行动起来”活动启动后,各部门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号召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参与交通秩序维护、食品安全监督等志愿服务,成为城市治理“移动前哨”“民情前哨”。
发挥积极作用树立行业标杆。大连市市场监管局推行“骑手侦探”机制,聘请30名网约配送员持证上岗,构建食品安全“专业监管+社会监督”新模式;工青妇群团组织大力开展“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评选,涌现出一批“最美快递员”“先锋骑手”等先进典型。
(作者系中共大连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