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网格破题,绘就民生答卷

西宁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数字化治理深度融合,创新推出民生服务管家模式,实现基层治理从“层层落实”到“一抓到底”、从“单边服务”到“组团服务”、从“居民奔走”到“管家速办”转变,让民生诉求在网格中感知、在网格中化解、在网格中温暖回应。

西宁市构建“找、分、办、访、盘”等五步工作法,整合市场监管、综治调解等资源,试点城区将原有网格优化为195个全科网格,实现矛盾调解、隐患排查等职能“多网合一”,并对300余名网格员开展平台操作、工单处置等专题培训,让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个楼栋,推动治理效能从“层层落实”向“一抓到底”跨越。“过去小事都要从市级层层转派,现在诉求直达社区网格,派件快、解决快,我们才有更多时间走街串巷。”网格员的话语道出了改变的成效。

“现在接到诉件心里有底了,权责清单划得清清楚楚。”试点区生态环境局专属网格员冯超手中的“两张清单”,清晰标注着专职网格员和专属网格员的职责。

西宁市城中区组建由260名社区“两委”成员和58名全科网格员组成的专职网格队伍,204名下沉干部与110名供电、供水等企业工作人员组成的专属网格队伍,配套50项专职网格员职责清单与85项专属网格员权责清单。通过“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分类处置民生诉求,让101件接诉直派事项与1456件未诉先办事项精准落地,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安宁路社区党委书记杨文静对此深有体会:“过去面对水电气暖等民生难题时难以协调,现在有专属网格员‘吹哨报到’,问题解决效率提升近3倍。”

西宁市将12345热线系统嵌入社区事务管理服务平台,研发网格员移动终端,居民扫码即可上报问题,实现“一键下单—网格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全流程线上闭环。今年4月,有社区网格员巡查时发现居民楼外墙保温层开裂问题,通过“社区事务管理服务平台”上报后,所在社区党委书记一键“吹哨”至区城乡建设局专属网格员,施工单位当日即完成加固工作。

从12345热线的迅速响应到未诉先办的“超前服务”,筑牢了治理根基,展现了为民服务的初心。

在城中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全域GIS地图实时显示各网格事件处置进度,后台数据还能智能分析高频民生问题,为老旧小区改造、供暖管网升级等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引入“热线+纪检”监督机制,对推诿扯皮现象实时预警,倒逼服务效能提升。

西宁市将总结试点城区经验,在全市主城区推广,让12345热线成为连接民心的“直通车”,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赵雪 通讯员 罗春妮)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