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先有企业、后有城市。纵观大庆油田和城市发展历程,地方和油田经历了政企合一、政企分开、合作共建、融合发展四个阶段,地企关系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这种与生俱来的城市属性,决定了大庆市基层治理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大庆市地企双方深入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牢牢秉持“红旗共举、使命共担、资源共享、振兴共赢”方针,通过多层次、各领域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走出了一条具有大庆特色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路。
坚持党建引领、地企联动,
构建协同化治理格局
2019年9月26日,在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勉励大庆“肩负起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重大责任”。如何高举大庆红旗、勇当标杆旗帜,如何深化地企合作、共建共荣发展,如何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助力转型振兴,成为摆在大庆人面前的必答卷。
2025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庆市委、市政府与大庆油田公司、大庆石化公司、大庆炼化公司、大庆钻探工程公司等驻大庆央企举行地企协调会。地企“一家人”相聚一堂坦诚交流,聊过去工作,谈未来想法,共商共谋振兴发展要事、安全稳定大事、民生福祉实事。这是大庆深化地企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为画好地企联动共治最大“同心圆”,大庆市建立了互动式、多层次、常态化的地企议事协调机制,组建地企协调推进办公室,定期召开地企协调会议、联席会议、全体会议,聚焦社会治理、民生事业、安全稳定等重要事项,统筹制订“责任单”“时间表”和“路线图”,年初交任务、列清单,每月督进展、看变化,年底递报单、见成效,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同时,结合管辖范围和边界,逐级将油田作业区、生产大队、生产班组等纳入县(区)党建联席会、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地企携手解决基层治理、安全稳定、民生诉求等2000余个事项,实现治理共抓、矛盾共调、平安共创、稳定共保。
坚持资源整合、优化提升,
打造一体化治理支撑
“2015年7月,我刚到社区工作时,映入眼帘的是在175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站满了咨询、办事的居民以及被挤到角落里的工作人员。后来,借助油田‘三供一业’和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契机,我们足足承接了2700平方米的办公新场所!”大庆市让胡路区创业城街道创业八社区党支部书记崔秀楠高兴地说道。
大庆市和大庆油田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子孙万代负责的高度,加快推进“三供一业”和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对油田移交的286个活动场所、物业房屋等进行改造升级,全市社区拥有1000平方米以上办公服务场所的社区占比超过50%,为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前得抽出很大一部分时间填报各种各样的表格,现在好了,该取消的取消,该优化的优化,我们有更多时间走访入户。”大庆市龙凤区黎明街道新华社区一名社区工作者说道。她的感慨,折射出大庆市“一减一加”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推进基层减负赋能工作的成果。
“小马”拉不动车,首先要解决“超载”的问题。大庆市聚焦破解基层统计报表过多、重复多头填报、数据共享难等问题,创新构建“庆数通”一表制填表报数系统,依托全市基层减负数据库,将基层分散、沉睡数据实时汇聚,形成社保、低保、人口等专项数据集,系统自动提取复用已有数据,实现一次填报、反复使用,平均压减街道、社区填表数量50%、填报项目60%、人均工时70%。
让“小马”快跑,还要解决“体弱”问题。大庆市按照“4+X”模式完成乡镇(街道)机构改革,核增乡镇(街道)事业编制611个、副科级事业机构306个、行政和事业副科级领导职数394个。扎实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在23个乡镇(街道)进行试点,同步赋予乡镇(街道)党(工)委综合执法调度、多部门协同解决综合事项的统筹协调和考核督办权限,实现“条条围着块块转、一针穿起千条线”的治理效果。组织601家机关党组织、1.5万名党员干部常态化到社区报到,选派30名党员干部常驻15个基础薄弱、治理难度较大的社区开展帮建,助力补短板、提效能。
坚持“三治融合”、互动贯通,
释放集成化治理效能
大庆市深刻把握“自治立基、法治保障、德治涵养”的有机联系,通过机制创新、文化塑造等实现互促互进,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聚变效应”。
“老会战”,是对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早期建设者的称谓,他们德高望重、受人敬仰。大庆市积极吸纳“老会战”党员骨干兼任支部副书记和委员,组建“会战宣讲团”“会战调解团”“会战帮帮团”等义务团队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巧用“情理法”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
在大庆市大同区,每个村和社区都有“党群积分超市”,用积分兑换生活物品的群众络绎不绝,这是大庆市用“积分制”点燃群众自治热情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大庆市一方面探索建立“社区、小区、楼栋”居民议事会和“协调会、听证会、评议会”等模式,另一方面积极推行“积分制”等模式,有效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庆市还积极推进“四警一律”进社区、进网格,建立“一站式接访、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人民调解“4543”大庆模式、“3210”肇源模式,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此外,为融合党建引领多方治理合力,鼓励、吸纳和调动物业服务企业、新就业群体、行业协会商会和志愿服务组织融入和参与基层治理,激发1600余名新就业群体成员担任兼职网格员、社情信息员、平安巡查员等“八大员”,55家市级行业协会商会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链接高校资源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全市20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年均开展为民服务1万余次。
坚持赓续血脉、锻造队伍,
提升专业化治理能力
社区工作者是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大庆市注重“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制定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从聘用、培养、管理、使用、激励、保障、退出等方面全方位健全工作机制,特别是注重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培训课程,大力弘扬“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三个面向、五到现场”等优良作风,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同时,持续完善薪酬体系、畅通成长渠道,全面实施“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先后有55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获得事业编制或享受事业编制待遇,激发基层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
“全岗通”是大庆市委社会工作部实施重点工作“揭榜挂帅”行动时,由红岗区揭榜领题、市区联合破题的重要成果。截至目前,大庆市已在29个社区开展社区工作者“全岗通”建设试点,每个社区至少配备2名“全岗通”人员,实现“一人在岗、全岗都精、事项通办”,释放了试点社区三分之二人力,让社区工作者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走出“三百平”、走进“三百户”。
坚持“双网融合”、精细智管,
完善网格化治理方式
大庆市积极发挥地方和油田合作共建优势,推动城乡综合网格与油田企业红色网格“双网融合”,建立信息互通共享、吹哨联动处置等工作机制,地企双方网格员共查隐患、同解难题,并将隐患和问题纳入“一网统管”平台闭环管理,形成1个中枢平台、2方网格力量、一站式闭环处置的“1+2+1”管理模式。2025年初以来,地企双方合力解决垃圾乱堆、私自放牧、“小开荒”、管线占压等问题500余个。
“一网统管”平台是大庆市立足把“城市大脑”与“社区微脑”有效连通、把“智能治理”与“便民服务”有机衔接而开发的“网格吹哨、部门报到”中枢平台,前端通过“庆兴有你”APP和“油我办”微信小程序分别联通网格员和群众,后端联通407个市、县(区)两级职能部门,实行各类事件统一受理、分拨、处置、办结、监管的全景式指挥调度,构建“高效处办一件事”的闭环管理模式,以数字化手段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有效解决民生事项中“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一网统管”平台启用以来,累计受理网格事件20余万件、办结率99%以上。
面对城乡形态深刻重塑、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代背景,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从各个层面、不同角度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庆市将以“当好标杆旗帜”的责任担当,持续凝聚地企合力,加强工作模式创新,为全国资源型城市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路径积累“大庆经验”、提供“大庆样本”。
(作者系黑龙江省大庆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