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以“红色物业”为支撑,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为补充,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物业服务、专业社工融合,有效解决社区治理和物业服务难点堵点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党建引领,凝聚基层治理红色力量
“红色物业”,红就红在党支部联建和党员作用发挥上。让胡路区组织社区党组织与物业服务企业、辖区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搭建“社区—物业—业委会(物管会)”架构,通过召开业主见面会、开展“美好生活听你说”等活动,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带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今年以来,全区的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协同发力,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700余件。
“红色物业”的重点在于整合资源,让胡路区组织社区积极将物业服务企业、辖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代表联合起来,各方集思广益为小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例如,面对社区居民反映的“咱小区哪儿哪儿都好,就是活动室太小了,玩不开啊”的诉求,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党建联席会平台,主动与社区、业主委员会配合,积极协调油田企业闲置房屋资源,打造群众活动室、物业服务台等党群服务活动阵地,累计为居民解决活动场所71处,用行动回应居民诉求,提升群众满意度。
“红色物业”的支撑在于人员力量的融合,让胡路区将高校、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融合,不同单位人员通过“双向进入、交叉兼职”有效形成工作合力。“红色物业”实施以来,累计开展700余次双向走访,梳理631条资源清单,匹配489条需求清单,形成社区与物业资源共享、分工明晰、协同联动的工作局面。
聚焦民生,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
群众身边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服务群众就是要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
由于楼顶年久失修,住在顶层的居民张女士时常抱怨“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针对这类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胡路区组织街道、社区开展全面排查,并将其纳入全区“532工程”小区改造项目。2025年初以来,全区完成37个社区、216栋居民楼屋顶防水修缮工程,惠及5600余户,漏雨报修率下降98%,切实解决困扰部分居民的“倒灌雨”“渗水墙”等问题。
“有次我晚上遛弯,突然窜出一条狗,遛狗咋不拴绳呢?”“这车咋停的都有,早上出门都出不去”。这些群众身边的小事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只依靠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力量难以及时解决。让胡路区利用辖区闲置房产,打造“共享议事厅”“共享会客厅”等36个“共享驿站”,整合消防、公安、城管、物业服务企业等力量,积极发动、吸收专业社工和志愿服务队伍,及时听取群众诉求、了解群众关切,第一时间开展政策宣讲、规范劝导、集中整治等工作。2025年初以来,让胡路区推动解决私搭乱建、毁绿种菜、乱停车、占用消防通道、破坏消防设施、遛狗不拴绳等1100余件困扰群众生活的民生问题。
用心服务,共建宜居幸福红色家园
“红色物业”实施以来,让胡路区探索形成“事前共商议、事中共管理、事后共监督”的工作机制,推动小区事务共商、服务共抓、矛盾共解,先后完成儿童游乐场翻新、地库修缮、健身器材完善等群众身边议题50余个。
此外,让胡路区坚持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场景、主阵地,先后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90余支,与物业服务企业联合开展“健康知识宣讲”“助老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700余次;与辖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重点关注对象开展“一对一结对子、一帮一解难题”活动,开展帮扶活动500余次;发挥高校专业社工在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引入律师、民警等力量,运用专业方法开展矛盾调解,累计调解矛盾1300余件;通过征集居民需求、结合传统节日等主题,积极开展传统节日类、文体活动类、志愿服务类活动110余场,实现“红色物业”、社会工作服务、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相互赋能。
让胡路区将加强坚持党建引领、服务为先,深化“红色物业+多方共治”模式,吸纳更多专业社工、志愿者、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群众生活品质。
(作者单位分别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