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萨尔图区

“驿”路同行聚“新”力 共绘治理新画卷

李刚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穿梭于大街小巷,是服务民生、保障社会运转的重要力量。萨尔图区通过打造“庆小驿”温暖服务站,以关爱服务促进团结凝聚,让他们在城市中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筑“驿”为家,

打造新就业群体心有归属的温暖港湾

“以前跑单累了,只能在路边找个台阶坐会儿,现在好了,到处都有‘庆小驿’,既能休息、充电,又能免费喝水、热饭,特别方便。”快递员小李笑着说。

萨尔图区聚焦新就业群体相对活跃、服务需求集中的区域,积极协调党群服务中心、商圈楼宇等场所资源,按照“六能六有”标准建设103处“庆小驿”温暖服务站,统一配置饮水机、微波炉、工具箱、医药箱、AED除颤仪等20余件配套设施,设置学习角、“微书吧”、心愿墙等功能区,为新就业群体筑起“暖心之家”。同时,综合考虑区域特点、服务半径、需求差异等因素,升级打造9家24小时不打烊“庆小驿”温暖服务站,借助人脸识别、扫码开门等智能技术,提供全天候服务;对于呈带状、星状等分散式、组团式布局的区域,将31个街吧升级改造成网格党群服务驿站,并借助银行网点、货运站点等场所因地制宜拓展服务站点,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就近就便提供服务。

为提升阵地规范化运行水平,萨尔图区为每个“庆小驿”温暖服务站配备1名社区工作者或网格员担任专职管理员进行日常管理维护,选聘机关党员干部、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站点协理专员,参与“庆小驿”温暖服务站管理工作,确保服务站运行安全、管理规范。

萨尔图区组织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发动辖区律师、医生、心理咨询师等定期走进“庆小驿”温暖服务站,开展法律咨询、公益义诊、趣味课堂等活动120余场次,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送关爱,吸引更多“小哥”走进阵地、亲身参与,让新就业群体随时随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以“驿”为桥,

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的工作热情

在格林街道“庆小驿”积分超市,整齐地摆放着头盔、雨衣、充电宝等实用物品,每张价签上标注的不是价格,而是积分值。网约配送员小王一边拿着手机操作着“暖新大庆”APP,一边看着自己累计的积分说:“上个月我上报了3处井盖破损隐患,帮居民送了5次紧急药品,这些都能攒积分,将来能换个新头盔。”萨尔图区建立“公益众筹”积分兑换机制,建成12家“庆小驿”积分超市,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可获得积分并兑换相应物品。截至目前,全区新就业群体累计积分10.23万分,兑换奖品价值8万余元,形成“服务换积分、积分促治理”的良性循环。

在绿园街道“庆小驿”温暖服务站的心愿墙上,贴着各种颜色的便签:“希望有个能放雨具的柜子”“想给孩子申请一套学习用品”……这些都是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许下的“微心愿”。“没想到社区真的帮我实现了阖家观影的愿望,特别感动。”快递员小张激动地说。萨尔图区将满足新就业群体“微心愿”作为激发其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推出认领“楼道清洁岗”兑换洗衣服务、加入“安全巡逻队”优先申请暖心车位等“微心愿”圆梦活动,以服务换服务、以贡献促融入。

萨尔图区还积极发动辖区理发店、饭店、诊所等经营业户,根据自身经营特点认领暖“新”服务。截至目前,已有77家“友好商户”挂牌,为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便民服务的新就业群体从业者提供商品打折、义务理发、免费饮水等服务,实现从“单向服务”到“双向奔赴”的转变,激发新就业群体化身基层治理“移动哨兵”的积极性。

借“驿”赋能,

畅通新就业群体融入治理的“神经末梢”

“你好,这里有一处消防通道被堵塞。”网约配送员小张在送餐途中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通过“暖新大庆”APP上报。当天下午,该消防通道所在社区就联合消防部门完成整改。

“暖新大庆”是大庆市开发的新就业群体线上服务云平台,集成“一键上报”“一键求助”“电子地图”等20余项功能。萨尔图区充分发挥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走街串巷的职业特点,推行“新就业群体赋能计划”,引导新就业群体主动到“庆小驿”温暖服务站报到,兼任移动兼职网格员、治安线索信息员等“八大员”,定期开展隐患上报、应急处置等专项培训,在收集社情民意、助力文明创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5年以来,这支121人的“流动哨兵”队伍通过“暖新大庆”平台等渠道,累计发现并上报解决路面破损、飞线充电等问题259个,避免3起安全隐患事故发生。

萨尔图区还借助“庆小驿”温暖服务站“聚人”的优势,发动并组建了“‘萨’爽雷锋车队”“银发服务队”等10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义务送考、平安巡逻、关爱老人等活动。

从“歇歇脚”的暖“新”驿站到“齐参与”的治理平台,大庆市萨尔图区通过一系列暖“新”举措,把新就业群体团结凝聚成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