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大庆探索

向德平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基层治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阐释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怎样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国各地在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实践样本。黑龙江省大庆市立足地方和油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城市特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地企双方资源优势,建立了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把双方要素的互补性转化为基层治理的互助力,逐步形成了一体化、现代化治理格局。

基层治理必须以党建引领为根本,把多方主体有效组织起来,形成协同共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党的领导。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扩展党的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范围,实现了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基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到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积极搭建协作平台,真正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大庆作为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基层治理的探索过程极具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经历了“政企合一”的开发期、“政企分开”的过渡期和“合作共建”的发展期后,当前已进入了充分凝聚地方和油田共识与合力的“融合发展”新时期。大庆市委联合大庆油田党委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多层次、多领域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治理路径。市级层面,地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协调推进、要素共享等“七项合作机制”,组建地企协调机构,通过建立协调和联席会议机制,常态化搜集整理涉及基层治理、安全稳定等协调事项,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同时在县(区)和街道社区层面,推行县(区)党建联席会、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度,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各类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推动油田红色网格与城市综合网格的“双网融合”,地企携手解决基层治理、安全稳定、民生问题,形成了地企同德同心、同向同行抓基层治理的工作格局,构建了党建引领多方主体协同治理的新模式,为全国资源型城市和国有企业集中地区的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基层治理必须以载体创新为路径,把基层实践探索引向深入,激发治理新动能

基层治理点多、面广、线长、事杂,面临着资源有限性与治理复杂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在于以创新思维重构基层治理体系,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将有限治理资源转化为最大治理效能。

在破解“行政冗余”与“治理超载”难题方面,大庆市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打造“庆数通”系统,汇聚基层减负数据304万条,形成社保、低保、人口等专项数据集,在各类表格中自动提取复用数据库已有数据,实现一次填报、反复使用,一级填报、多方共享,有效避免线上线下重复报送。通过梳理“报表”、压减“旧表”、整合“新表”,平均压减街道社区填表数量50%、填报项目60%、人均工时70%。在构建高效响应机制方面,大庆市创新打造“一网统管”智慧治理中枢,形成“前端智能感知—中台精准分拨—后端协同处置”的全链条治理闭环,实现群众诉求的“秒级响应”和“智能派单”,生动诠释“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在基层治理队伍建设方面,大庆市探索推进“全岗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业务重构与能力再造,培育了一支“一专多能”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大大提升社区服务效率。在矛盾化解机制创新上,大庆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地化实践,通过搭建“四级平台”、凝聚“五方力量”、突出“四化标准”、强化“三重保障”,构建了“4543”人民调解大庆模式,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率大幅提升,形成了具有大庆特色的基层善治新范式。

这些创新实践充分证明,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系统思维,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深度融合,构建集约高效、智能精准的现代治理体系。

基层治理必须以“三治融合”为“底座”,把内生动力激发出来,构建善治新格局

推进基层治理,既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又要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着力形成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探索基层治理有效路径上,大庆市推动实施积分制赋能基层治理模式,建立“党群积分超市”,形成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良好氛围。在用好物业力量服务基层治理上,大庆市实施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质量提升“1+4+4”专项行动,着力构建“物业服务企业日常监督管理+街道协调处理+执法部门高效执法+物业服务企业跟踪反馈”闭环流程,实现小区一般矛盾不出社区。在吸纳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上,大庆市发挥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在路上、移动哨、活探头”的优势,制定《新就业群体从业者服务积分兑换办法》,激发1600余名新就业群体成员担任兼职网格员、社情信息员、平安巡查员等“八大员”,成为基层治理参与者。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基层治理模式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在实践创新中寻求“治道”,逐步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基层治理道路,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打造样本。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社会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