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街道以“组织健全、服务精准、治理融合、邻里向善”为目标,开展基层治理“双百双千”示范行动,通过组建100支“共治队伍”,实施100个“共治服务项目”,为群众干成1000件“好事”,选树群众身边的1000个“好人”,全面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重统筹,凝聚思想共识
筑牢党建基础。建立“1+5+N”工作体系,即实体化运行1个街道级社会工作服务站,明确基层治理、“两新”党建、志愿服务等5项重点领域工作,实施N个项目。工作过程中明确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动党员骨干加入巾帼反诈先锋队、红蜂筑巢队等队伍,成为“游子有家——社区共融共建”“银晖学堂 科技助老”等项目筹备带头人,推动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截至目前,构建功能型党组织54个,形成党建联建组织20个。
力保上下同频。制定《武康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日常管理制度》,高效整合街道相关科室、社会组织、社区等力量,提供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培养、社会组织培育等零距离集成服务内容34类,并指导辖区幸福邻里中心开展活动。目前,已统筹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公益创投,涉及服务项目20余个。
紧扣基层所需。通过日常网格走访、入户调研、居民议事会等形式,梳理人居环境整治、小区设施提升等群众共性需求22项,同时精准排摸辖区孤寡老人、重点青少年、新居民、残疾人等372名帮扶对象,最终形成民生保障、生态治理、矛盾调解3大类服务清单,并动态更新清单内容,保证服务内容与群众急难愁盼匹配。目前,实施情暖老兵、筑爱助残等服务项目83个,完成二次供水改造、暑期“小候鸟”看护服务等好事693件。
强队伍,突破能力瓶颈
抓实减负赋能。开展基础数据“一张表”管理、梳理街道工作事项、压减村(社区)台账记录、实行村(社区)工作事务准入制等工作,为基层减负,引导村(社区)工作人员将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为民办实事和服务群众上。
锻炼干事本领。以“领办项目”机制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参与幸福邻里中心日常运行,同时聘请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专业督导,开设各类公益课,提升幸福邻里中心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能力。目前,优秀年轻干部认领社区治理项目63个,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18个,开展业务提升培训16场。
对标榜样先进。街道推出资金、场地等方面扶持措施,推动构建更多社会组织互动交流空间,促进社会组织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鉴,同时开展“最美专业社工”“十佳志愿者”等评选活动,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基层治理。
优氛围,推进共治共享
拓展社会力量。重点关注辖区共建单位、家园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热心居民、志愿者等群体,通过招募、推荐、访谈等形式,找到一批“邻里熟人”“社区达人”等,在街道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小区调解、理论宣讲、便民服务等工作。截至目前,武康街道选树“热心大哥张建新”等“身边好人”519个,组建蓝骑士志愿救护队等队伍92支。
丰富特色载体。通过党组织活动、物业议事会等平台常态化开展议事协商,构建“居民报事—熟人收集化解—社区协调—网格落实处理”工作闭环,及时预防处置群众矛盾。武康街道已搭建“三线议事”“露台议事”等议事平台16个,打造“千和调解室”等社区议事协商品牌7个。
着眼长远长效。用好“康城博爱”基金,将企业、社会团体、公益组织、个人等自发捐赠的资金通过村(社区)申报的形式精准高效投入到服务项目中,同时引导项目主体开展普惠性经营,并为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例如,投入2万元开展共享童车公益项目,募集到20余辆居民闲置童车,建立4处童车使用共享点,方便居民借用;新丰社区“亲邻小筑 育幼成长”学前教育服务项目链接辖区内“小蓝鲸”“明星围棋”等第三方机构,为辖区100余名儿童提供早教服务。目前,累计运营项目18个。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