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大数据”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实施平安建设、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生态保护、公共卫生统筹治理,全面加强基层人防、物防、技防、数防融合防范,融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科技手段,打造“五治统筹、四防融合”综合治理平台,实现凝聚服务群众、预防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目前,累计开展巡查走访10.9万人次,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3万余起。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共同体
坚持三级书记齐发力。由县委书记、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总负责、全面抓,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新局面,压实基层治理责任,持续将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转化为推进基层治理的持久动力。
构建三级指挥体系。成立“五治统筹、四防融合”指挥部,县委主要领导任指挥长,下设平安建设、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生态保护、公共卫生五个工作组,24个乡镇(街道)级指挥中心、743个村(社区)级综合治理指挥室。落实公安、司法、信访、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联动,构建职责明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基层治理体系。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推行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单位在职党员社区“双报到”,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支持夏邑县爱心义工协会、圆通速递夏邑分公司等社会组织成立群团组织,有效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动员党组织健全、管理规范的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夏邑县雪绒花职业培训学校面向城乡困难群体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提供岗位信息等,助力困难群体就业。
聚力一网统筹,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科学划分网格单元。根据夏邑行政区划,把全县24个乡镇(街道)、743个村(社区)、135万人口,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便于服务管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科学划分为2069个基层网格,学校、商圈广场、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所753个专属网格,构建全县一张网、乡镇(街道)24个大网格,村(社区)2822个小网格,最终形成“总网—大网格—小网格”三级精准化治理综合网络。
选优配强人员队伍。全县2822个基层网格,配有乡(镇)级网格长24名,村(社区)网格长743名,基层网格员2822名,其中党员1463人,占比51.84%,村民代表、志愿者等572人,占比27.65%,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的治理模式。
健全完善运行机制。延伸“5+N”治理体系,将校园安全、养老机构安全等各类网格与“五治统筹、四防融合”基层网格整合成一个网格,优化网格职能、整合网格资源,推动党的“神经末梢”和基层治理“基础单元”深度融合。
突出科技支撑,构建基层智慧治理体系
依靠数字化支撑。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信息手段,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归集、高智能的分析预判、全方位的指挥平台,下设5大模块和36个业务系统,整合融入7000路城乡公共安全监控视频、2.4万路社会视频资源。曹集乡冉庄村依托村级服务平台,将全村划分成6个网格,设置网格长1名、网格员6名。网格员在村内走访排查,将各类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进行信息上报,并及时有效处置,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加强专业化指导。推行“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做法,司法、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进驻平台,指挥中心按照“搜集—联动—督办—处置—反馈”的闭环机制,对分管领域风险隐患排查上报和指挥中心下派的风险问题第一时间研判、制定方案、介入处置,保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针对存在的沟通不畅通、推动滞后的事项,组织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调度会,调度各部门单位“吹哨”事项推进进度,对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分析研判、动态协调解决,建立排查问题和问题销号清单,纳入县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台账,形成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制度机制。
运用科技化管理。纵向建立起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化工作体系,实现社会治理“一网统管”。一是县级抓重大事件防范。紧盯全县重点工作、重点企业、重要交通枢纽等,利用指挥中心平台智能分析,及时提供安全隐患情报信息,第一时间做好问题处置。二是乡镇(街道)级抓重点场所管理。依托数字化监控、网格员巡查等手段,强化学校、公园广场、大型商超等重点场所管理,通过指挥中心统筹指挥,发现问题就近调度,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网格员联动处置,实现安全威胁可预警、异常行为可监控。三是村(社区)级抓矛盾纠纷化解。选拔退役军人、乡村能人等担任网格员,发挥网格员“八大员”职责,实现人在“网”中、事在“格”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源头化解矛盾,确保诉求解决在基层。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