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服务“破圈” 居民幸福“加码”

从社区大学、青年创客中心、亲子乐园,到星光剧场、宜邻课堂、便民服务……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持续深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聚焦群众实际需求,搭建服务供需桥梁,推动各方力量下沉社区,高质量打造12个多主题示范样板社区、21个暖心家园、4个宜邻中心与新型社区综合体、3个“幸福食光·社区食堂”,精心培育“我莱帮”“吾事吾说”“百姓大舞台”等一系列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服务品牌,构建起全龄段服务场景和“主题+延伸+共享”的全覆盖服务矩阵,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满满幸福感。

功能拓展,让党群服务阵地“火起来”

金星社区承办“人才日”活动、五香社区开展“阅享”读书活动、金江社区举办“我是小画家”课外兴趣培训班、莱茵社区提供义诊义剪等便民服务……不到一个月时间,叙州区12个示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各类活动42场,涵盖声乐、现代舞、手工剪纸等老年课堂,手工、插花、茶艺等青年课堂,还有中医养生知识讲座、巡河护绿、爱心托管班等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新意满满,广受群众好评。

聚焦党群服务中心利用率不高、人气不足等问题,叙州区紧盯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和公益活动,既让党群服务中心聚人气,也增强党员群众的幸福感。

南岸街道下渡口社区针对青年们减脂塑形、强身健体、拓展社交圈等需求,举办“青年夜校”,开设瑜伽、舞蹈、健身操、八段锦等强身健体课程,吸引了不少青年踊跃报名。“在‘青年夜校’,我沉浸在瑜伽课带来的身心放松体验中。通过锻炼增强体质,我觉得这些课程非常有意义。”社区青年居民陈虹开心地说道。

叙州区充分发挥示范社区“辐射引领”作用,通过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示范带建设,开展城乡资源互补,实现城乡文化共建。南岸街道田坝社区与凤仪乡民族村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开设苗绣工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引入社区,让居民零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了可持续动能。

多方参与,让党群服务阵地“活起来”

赵场街道龙城社区积极探索实施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鼓励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商圈资源等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构建“参与式”社区治理机制,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及水平。

在龙城社区试点探索基础上,赵场街道金星社区通过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优化整合物业服务企业、其他企业、社会组织、个体商户、新就业群体等力量,并制定积分管理使用办法,细化完善联合治理、双向服务等工作机制。在加入方式上,个体商户采用“聘任制”,聘请具备特色的声乐、美妆、剪纸等专业工作室加入社区师资库,社区以“公益+低偿”的模式为其提供场所;物业服务企业、其他企业等则通过空间换资源等方式,可获得社区提供的活动场地,用于开展各类活动。

“参与者提供的服务可以核算为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社区星光剧场、共享空间使用时长,也可以兑换物品。”金星社区党委书记舒丹介绍道。

培育品牌,让党群服务阵地“暖起来”

2024年以来,叙州区积极探索“以文促治”模式,通过文化“小切口”激发社区多元服务动力,用社区文化提升社区温度和居民认同感,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以社区级“宜邻中心”建设为契机,南岸街道田坝社区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创新推出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IP“田小礼”。该形象以糯米粒为原型,采用萌态可掬的拟人化设计——圆润饱满的糯米粒身着黄绿相间且印有“礼”字的服饰,整体造型既彰显文化特色又融合现代审美。田坝社区将“田小礼”文创形象融入便民服务场景,通过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文化展区,开发文化IP周边衍生品,开展“田礼学堂”“礼善往来”等主题活动,其生动的形象不仅成为居民争相打卡的文化新地标,更让“以礼育人、以文化人”的治理理念在互动体验中浸润人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深社区文化IP与居民生活的融合度,通过制作一批与日常生活关联度高的文创周边产品,让‘田小礼’活跃在各个社区活动中,吸引居民积极参与,增强邻里情感,加深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田坝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弛介绍道。

“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重点不在于建筑是否‘高大上’,而在于管理是否‘严实效’,服务是否‘精细新’。”叙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叙州区将持续优化升级党群服务阵地,真正推动党组织的有效引领,让党群服务阵地成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喜欢来、愿意来、经常来的温馨家园。

(陈佳洁 阳明)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