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以“双社联动”为载体,实施社区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组织共建联建行动,凝聚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助力社区发展治理新路径。目前,太原市各县(市、区)共有420家社会组织向社区报到,与社区(村)共建联建开展活动1000余次。
组织联建,赋能精准服务
“妈妈团”、“手工坊”、红色挎包宣讲队、春风化雨调解队……在万柏林区南寒街道西华苑社区,活动类、社区治理类、生活服务类等各类社会组织遍地开花,社区党委把社会组织融入社区的服务体系,引导社会组织助力社区治理,累计开展活动200余场;在兴华街道荔竹社区,孩子们参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的“博物馆进社区”“非遗文化普及”等活动;万柏林区新联会积极开展“与宪法同行 筑法治社区”等特色主题活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为社区老年人免费义诊、开展健康讲座……
万柏林区委社会工作部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到社区报到、参与治理,通过广泛宣传动员,100余家经济类、教育类、卫健类等社会组织到社区报到。社区根据掌握的社会组织资源清单,系统梳理需求清单,双方充分商议,形成联合主题党日、党政群共商共治、“四方融合”议事协商、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困难帮扶、志愿服务等六大类项目清单,推动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服务发展大局。
平台共管,多方主体融合
“为了更好满足社区各类群体需要,今年我们引进了青少年成长中心、美之木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等社会组织,常态化为少年儿童提供公益课程、心理疏导沙盘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托管等志愿服务项目,活动成效显著,居民对社区也更加有归属感。”杏花岭区涧河街道机车社区党支部书记孙剑青自豪地说。
杏花岭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涧河街道在机车社区搭建了社会工作服务总站,引入17家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七有”公共服务标准开展各类讲座、培训等,已开展81场活动,充分整合社区内外党员服务力量,搭建党建联建合作平台,为社区文化注入新活力。
活动联办,交融互学共进
志愿者从开始的50名到如今3000余名,迎泽区的志愿服务力量不断扩大。太原新时代志愿服务中心与柳巷街道及所辖社区签订联建共建协议,广泛吸纳社区内教授、医生、护师、救助员等优秀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小分队,在摸排隐患、网格化治理中主动出击,为基层平安建设贡献社会组织力量;太原市心予社区服务中心、安健儿公益服务中心利用自身优势及现有资源,打造多处融合共建基地,为志愿者提供各类培训。
迎泽区委社会工作部共聚机关、物业服务企业、公益组织、社会组织、居民五方力量,打造“五方合力共建”模式,积极探索“社社共建,服务邻里”的社区治理实践。目前,已有19个社区与29家驻地企业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社会组织党组织在社区实践活动中“做实事,长才干,做贡献”,实现协同发展。
问题联商,治理发展共谋
晨光初照,一场别开生面的联席会议在晋源区晋源街道新城社区拉开帷幕,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站、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们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热议社区养老难题。幸福汇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新城社区近几年引进的一家社会组织,围绕社区常见养老问题,为社区养老出谋划策。社区工作者认真倾听、详细记录,掌握民情民意的“一手信息”。
晋源区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推动社会组织与社区协商发展规划、共解难点问题,进一步规范议事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等领域的独特优势。目前,围绕社区(村)实际需求、社区(村)服务项目以及各类矛盾纠纷晋源区共召开25次联席会议,有效拓宽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渠道。
阵地联“新”,资源要素共享
面向新兴领域社会组织“生存难、阵地成本高”的难题,娄烦县不断推动强化党群服务阵地的政治功能、治理功能和服务功能,推进党群服务阵地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发展。
娄烦县委社会工作部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依托,组织全县12家已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前往娄烦镇文源社区、康宁社区、娄家庄村开展报到对接工作,签订《娄烦镇娄家庄区域党群服务中心“两新”组织入驻协议》,积极协调推动结对社区(村)的公共设施、党群服务中心等对社会组织开放,为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设施设备等基础资源支持。
“新”心相融,关爱服务共进
阳曲县委社会工作部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引导各社会组织关注新就业群体,进一步拓展社会组织与基层社区之间的联建共建领域和范围。
“平时工作压力大,过来听一听、聊一聊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份职业的价值。”不久前,一场由阳曲县心理健康协会组织的新就业群体心理疏导讲座在阳曲县新安东街社区开展。针对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特点和需求,阳曲县心理健康协会开通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定期开展“压力应对与情绪管理”等心理健康讲座及体检,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
“社会治理需要人人参与。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创新党建联动模式,用党建‘穿针引线’将‘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社会资源’串联起来,凝聚治理力量,打造出一个有影响力、有覆盖面的共建共治共享圈。”太原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杨昆说。
(山西省太原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