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小家政”实现“大可为”(行业协会商会在行动)

“以前大家都是各自为战,有了行业党组织后,我们就像找到了家一样。大家经常坐在一起,喝喝茶、议议事,在行业前景、服务标准、定价、售后等方面有了沟通平台,工作视野一下子打开了。”江西红月家政公司负责人兴奋地说道。

网约家政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无序竞争制约着行业发展。

要想组织好、服务好、凝聚好网约家政群体,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摸清实际情况是第一步。江西省抚州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商务局采取“一摸底、二核对、三筛选、四询问、五走访”五步工作法,及时对网约家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末端网点等进行分层分类摸底排查,并建立“一台账二名册”,实行动态管理,全市共摸排网约家政企业158家,党员28人。

针对网约家政行业“人员散、触达广、管理难”和存在“口袋党员”的特点,抚州市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依托行业协会建立党组织,成立中共抚州市商务局行业(网约家政)综合委员会(以下简称“网约家政综合党委”),组建党组织6个,其中行业党委3个、党支部3个。精心选派37名熟悉家政行业,又热爱党建工作、乐于奉献的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对接重点企业,认真做好党建指导和沟通联络工作,协助企业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

为了进一步拓展网约家政行业党建工作的深度、广度和温度,网约家政行业综合党委坚持“服务做进去、作用带出来”,推出“十大暖心服务举措”等,通过组织筑基、培育聚力、服务赋能、产业提质,推动党建工作与网约家政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针对家政行业贴近群众的特点,抚州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商务局牵头整合消防、妇联、工会、人社等多部门资源,打造抚州市网约家政党群服务中心,构建集专业服务、党群服务、文体服务、心理咨询等于一体的家政综合服务体系,有效满足家政群体多元化和千家万户的服务需求。

“我是亲戚带着一起做家政的,以前没什么流程标准,都是边做边学,这次协会党支部组织的业务培训,让我第一次了解到家政行业的技术含量,既增加业务本领,也提高了职业自豪感。”第一次参加业务培训的菊兰家政从业者余玉芳兴奋地说道。

家政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不高一直是居民的“槽点”,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堵点。抚州市网约家政行业综合党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指导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党支部创新性采取“协会+党支部+大赛”的模式,举办首届抚州市家庭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吸引来自11个县(区)64名选手组建代表队同台竞技,有效提升家政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拓展就业渠道。

“这几年变化很大,以前我们接单需要先在公司登记培训,然后等待电话通知上户,现在从业人员只需在平台注册,就能一键接单上户,减少了线下繁琐的流程,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接单量和消费者的满意度。”从事家政服务业15年的吴梅香发自肺腑地感慨。

抚州市将党组织嵌入产业链中,依托网约家政行业综合党委,串联起政府、企业、协会等各方资源力量,构建起家政行业“发布需求—平台匹配—家政接单—监管评价”全流程链条,联动开发出保洁、育儿、病护等多元化服务场景,满足家庭全生命周期需求。

针对家政行业纠纷多、计价不透明等问题,抚州市网约家政行业综合党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联合开展家政服务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对500余名家政从业人员开展服务细节整改行动,重点整治迟到、工具不提前消毒等高频差评问题,责令重新培训上岗,推动行业从“拼数量”转向“重质量”,客户好评率持续提升;牵头组建“红色家政联盟”,制定《服务标准二十条》《诚信积分管理办法》,将重点企业纳入统一监管,推动平台与家政人员签订规范合同,明确工伤赔付、服务责任等条款。

“过去接单靠压价,现在拼的是服务质量和信用积分!”抚州市华丽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由衷感慨。

从“服务孤岛”到“红色港湾”,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抚州市以党建为支点,撬动网约家政行业创新突破、有序发展,让网约家政群体有更多获得感,让万家灯火在平凡的守护中愈发温暖明亮。

(本报记者 刘鸿桥 通讯员 江一翀)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