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与产业双轮驱动 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发挥(工作实践)

韩富生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通过构建“党建联合体+产业联合体”双轮驱动机制,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金融普惠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形成“党建强、产业兴、治理优、群众富”的发展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双覆盖”组织体系。宁城县以“党建强基”为抓手,聚焦行业协会商会党的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双提升。通过整合行业部门力量,对全县13家行业协会商会开展“地毯式”摸排,建立“基础信息、会员单位、党员情况、党组织建设、组织负责人”五本台账,推动符合条件的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条件的,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党的工作覆盖。在宁城县果树经济林协会,镇党委牵头成立“党建联合体+林果产业联合体”,划分26个联建党组织,建立党员技术骨干包联片区机制,推广“五统一分”管理模式(统一修剪造型、统一水肥管理、统一防虫灭病、统一产品标准、统一销售渠道,分户经营受益),实现产值1.8亿元,带动2800余户果农人均增收5000元。

深化协同联动,创新“政银企”融合机制。宁城县打破行业壁垒,建立“党委统筹、部门联动、协会搭台”的协同治理模式。针对行业协会商会资源整合能力弱等问题,创新“党建+金融普惠”机制,由宁城农商银行与19个乡镇(街道)组建党建共同体,选派43名农商银行支行负责人挂职“金融村官”,305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金融助理”,开发13类特色信贷产品,累计协调周转资金300余万元,助力农牧业产业链延伸。宁城县中小企业商会与县就业局、县工商联联合举办多场人才招聘会,100余家企业提供2000多个岗位。同时,为解决会员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宁城县中小企业商会积极与多家银行建立协作关系,举办多场大型银企对接会,畅通了融资渠道。

搭建共治平台,激活网格化治理效能。宁城县将行业协会商会纳入基层治理“一张网”,整合党建、综治、民政等资源下沉网格。全县划分2332个网格,配备3268名网格员,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工作人员“进网入格”,参与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服务。宁城县物业管理协会打造4个“物业党建联建”示范小区,联动社区解决车位紧张、飞线充电等民生问题1200余件。

品牌赋能发展,打造“产业链”示范标杆。宁城县以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围绕“菜、果、牛”三大主导产业,努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形成“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宁城县富民养殖协会与博士工作站专家团队开展技能培训,进入村镇做集中培训40余次。到养殖小区(养殖户家中)入户指导50余次,并免费发放消毒片,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提升经济效益。

只有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才能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良性循环。宁城县将持续深化“党建+”协同机制,优化“政银企”协同生态、培育“党建+产业”示范集群,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在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贡献宁城经验。

(作者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