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整合多方资源,构建社会工作服务支持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注重发挥社会工作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制度化保障、专业化干预、最大化资源整合等方式,探索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深度嵌入学校、养老、司法等领域,通过“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孤岛,直到社工握着我的手说‘我们一起想办法’。”在柳州市,一位有抑郁倾向的少年小昕(化名),通过学校专业社工的陪伴,最终重返课堂。

针对中小学生面临心理健康、学业压力、网络影响、家庭教育等问题呈现多维度、交织性的特点,柳州市积极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于2020年启动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专业社工进校园”项目,以县(区)教育局购买服务为主、学校购买服务为辅双线推进,建立并推行“申请—审批—服务—反馈”的一体化、标准化服务制度。目前,已在全市31所中小学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提供服务,城中区有8所初中、13 所小学全面引入专业社工进校服务,实现“专业社工进校园”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柳州市建立“监测—研判—干预(转介)—干预(服务)—结案—评价—反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模式。全市选拔12名专家提供专业指导,由柳州市青紫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具体实施,建立起“专家+教师(心理老师)+团干部+专业社工+职能部门+志愿者”服务矩阵,为学生提供专业服务。依托12355服务台,以“团干部+专业社工+志愿者”为主要工作力量,每天12小时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打造集心理疏导、心理宣泄、团体活动功能为一体的“学校社工站”6个,提供权益维护、心理咨询等各项服务。

柳州市城中区公园街道为300余名独居老人建立了“一人一档”信息库,15支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组成摸排队开展“敲门行动”,联动志愿服务队为卧床老人提供上门助浴等个性化服务。

针对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柳州市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整合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和志愿服务资源,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元化服务。整合“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力量,通过“线上监测+线下探访”相结合,全市构建起对独居、空巢、留守老年人的协同服务网络。

在柳北区石碑坪镇,一支由5名驻村专业社工、28名志愿者组成的村屯互助关爱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入户访视散居老人,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柳城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长期深扎古砦仫佬族乡云峰村等地,每月组织志愿者为全县360多名70岁以上的散居特困老人,提供居家清扫、床铺整理、按摩、理发、陪聊等服务。

聚焦受侵害或涉罪未成年人脱离困境、融入社会的难题,柳州市在广西率先建成覆盖“警务+检察+审判+矫正”四大环节的司法工作社会支持体系,成为广大青少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工作力量。

柳州市创新采用“司法工作人员+团干部+司法社工+志愿者”的“1+3”协同模式,打造了一支由35位持证社工,201位心理咨询、自护宣传等领域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每年服务司法领域案例1800余例。2024年至今,开展1800余件家事回访,为400余人提供社会调查服务、为200余人提供合适成年人服务、为近300人提供观护帮教服务。

同时,依托有关机关、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等建立30个观护基地、1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12个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救助场所、3个少数民族地区驻检察院司法社工站。培育、支持柳州市青少年服务中心等7家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联合具有专业能力的志愿者参与未成年人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设。

(本报记者 刘鸿桥 田间)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