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向“新”发力,擘画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图景

编者按:

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统筹协调,坚持分类指导,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促进新兴领域健康发展。山西省晋中市以机制创新破解组织覆盖难题,用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凝聚人心,让新就业群体真正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山西省晋中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新机制”打开“新局面”,以“新方法”治出“新气象”,以“新工具”破解“新难题”,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新机制”打开“新局面”

晋中市构建“工委抓总、行业党委推动、属地党组织管理”的党建工作体系。市委社会工作部进一步理顺工委体制机制,修订完善工委工作规则、成员单位职责等机制,工委成员单位增至30家,构建起统分结合、齐抓共管、整体联动、运转高效的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工作格局。压紧压实各成员单位“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责任意识,在规范原有14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行业党委的基础上,推动新建“小个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行业党委1个,新建科技类、卫生类、文学艺术类等社会组织行业党委3个,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运行机制,选优配强工作力量,实现党建工作与行业发展相融相促。在17个街道、10个园区成立综合党组织,形成“行业党委+区域综合党组织+企业党组织”的立体化组织体系,确保党的政策直达基层。

“新方法”治出“新气象”

晋中市突出整体协同,抓好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行“一找二核三摸四访五明六建七提档”七步工作法,同步开展摸底、组建与提升工作。联动税务、审批、市场监管等部门,从源头精准划定排查范围;对多部门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筛选正常申报纳税的非公有制企业,锁定排查对象;由行业主管部门协同乡镇(街道),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属地范围内进行兜底式全面排查;社会工作部门干部通过“走访一个企业,掌握一类企业,了解一个行业”,切实掌握企业实际情况;根据摸底结果建立台账,做到单位性质明、职工人数明、党群组织情况明、党员数量明、负责人身份明;及时指导符合组建条件的成立党组织,对尚不具备组建条件的及时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形成以党建带群建、以群建促党建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市组建新兴领域党组织2100余个,覆盖率超过90%,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960余名,党的工作覆盖实现100%;对照省级“双强六好”、星级党组织创建标准,增强新兴领域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指导204个“示范类”党组织打造区域标杆,持续发挥“党建强、发展强”典型示范作用;指导1428个党组织健全组织架构,深度发掘特色亮点,推动创星升级。

“新技术”破解“新难题”

晋中市根据新兴领域业态分布和人员特点,建设运行全市性新兴领域“智慧党建”工作平台,助力破解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难题”。运用线下摸排与线上数据“交互”验证机制,建成党建数据信息动态数据库,对全市4400余个新经济组织、1350余个新社会组织、2100余个新兴领域党组织、1.6万余名党员、3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960余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实施全周期动态监测,形成“数据采集—动态更新—智能分析”管理闭环,推动“数据资源”向“治理效能”转化。平台全面嵌入“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模块,提供标准化流程指引和智能提醒功能,实时监控活动开展情况,纠正不规范问题,实现组织生活线上留痕、全程可溯,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运行。搭建市县信息交互平台,实时发布党建动态、共享服务资源,设置在线问卷、建议征集等功能,畅通新兴领域从业人员参与渠道,构建资源互通、功能互融、共建共治的党建工作新模式。

(本报记者 田间 通讯员 张婷婷 崔凯)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