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领项目 答题见实效

当前,我国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如何延伸党组织触角、筑牢新兴领域党建根基成为基层党建的重要课题。各地聚焦党组织书记“带头人”这一关键,以“书记项目”为抓手,通过精准选题、靶向攻坚、注重实效,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辽宁省丹东市从压紧压实县级“两新”工委书记和省级以上园区企业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责任链条入手,划定“书记项目”的“选题范围”,围绕凝聚服务新就业群体、新兴领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园区党建提质增效等中心任务,推动县级“两新”工委和省级以上园区企业党委立足区域实际,摸清党建工作底数,深入开展调研,针对操作性不强、聚焦度不够的项目逐一研判并重新申报,最终确定8个覆盖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重点难点课题的项目。

“项目选题更应该突出全局性,不能只解决一个企业、一个社会组织的一个问题,要能够解决一类问题,推动整体工作。”在全市新兴领域“书记项目”揭榜领题研判会上,丹东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业务科室工作人员和项目责任人同题共答、逐一分析。

难点在哪里、党组织书记就在哪里、“书记项目”就推进到哪里。

针对党建引领发展成效不明显问题,建立“党建工作和业务发展同频共振”项目,通过党组织成员和企业管理层人员“交叉任职”,共同研究工作,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针对党组织覆盖率不高问题,建立推进“两个覆盖”项目,通过摸排走访建台账,发动党员亮身份、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委社会工作部不断压实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责任,以书记攻坚项目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采取“难题揭榜”的方式,建立新兴领域书记攻坚项目31个,党组织书记带领党员干部开展问题攻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对书记攻坚项目,我们每季度对项目进行分析,找准问题症结,年底采取‘比武打擂’形式,由各党组织书记汇报项目完成情况,并进行评议,结果列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通过不断压实责任,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海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各地从难处“领题”,用实效“答题”,交出“书记项目”高分卷。

“在县科技创新综合党委书记的指导下,我们的数智升级改造项目成功申报了2025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新’项目,获批项目资金750余万元,这笔资金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有助于公司转型升级。”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恒信昌纺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深有感触地说。

这得益于富顺县实施的行业党委书记项目“揭榜挂帅”行动。针对企业需求,富顺县创新“一企一专员”服务模式,建立县领导定点联系重点企业制度,通过开展“集中调研月”“政企咖啡坐”等活动,走访规上企业91家,一线收集解决问题43个,解决要素保障诉求11条,集中攻坚涉企历史遗留问题13个,有效打通企业发展堵点。针对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拓展“线上访企+零工快招”服务,举办招聘会45场,精准推送岗位2.9万个,促成就业意向4106人。

在商品房小区试点推行“小哥码”,外卖小哥有了专属“通行证”,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进门难”问题;推进新就业群体“安居工程”,依托集宿区公寓等场地新建改建“惠新驿家”85个,完善配套设施,引入餐饮、健身、超市、药店等商业业态;健全“调裁诉援”权益保障机制,设立区新就业群体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依托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咨询热线等,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普法咨询、诉讼代理等服务……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的“书记项目”同样聚焦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实施“惠聚新光 暖心聚力”项目,党委主要负责人领办,带头发挥“头雁”示范效应,直接抓一批重点难点问题,有力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本报记者 陈丽英)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