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在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辽宁省沈阳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手段,深入实施新兴领域“扩面提质”工程,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为推动非公有制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辽宁省沈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实施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深入开展以“堡垒强企、产业聚企、人才兴企、机制帮企”为主要内容的“扩面提质”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探索高质量党建引领非公有制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实现“党建强、发展强”。
“堡垒强企”,筑牢发展根基
突破多个“卡脖子”技术,建立系列全、品种多的眼科药物产品体系……在企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齐眼药”)何以迸发出诸多“火花”?
“我们公司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同频共振。”在兴齐眼药党委书记、总经理高峨看来,抓好党建工作是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源动力。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兴齐眼药党委创立“卓越·新锋”等7个党支部品牌,将各党支部建设重点由“标准化、规范化”向“特色化、品牌化”转变,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员工成功攻克了“灌装气泡残留去除”等技术难题,提升工业蒸汽产能50%,减少污染物排放75%,其课题获得国家级荣誉。
这是沈阳市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的一个生动实践。
非公有制企业如何开展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实施“堡垒强企”行动,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企业管理层共同学习党中央决策部署及重大事项研究会商机制,持续提升重点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公司管理层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比例,结合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换届等,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党员出资人、高级管理人员党员等担任党组织书记,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占比接近80%,使党组织在企业制定相关决策、开拓市场、提高效益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找准企业特色优势再施策至关重要。针对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沈阳市出台《沈阳市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质量提升工作导则》,明确“有优秀的企业家、坚强的党组织班子、优良的党员队伍”等“十有”标准,制定“一企一品”指导清单,打造“党建强、发展强”示范标杆。按照相关标准,对相关企业给予经费支持,示范带动75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健康发展,让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与竞争力。
党建工作指导员是护航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专兼结合、优中选优、精准匹配”原则,推动在街道(乡镇)、社区(村)、行业管理部门选派2900余名兼职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服务580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从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退休社区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群体中,选拔380余名政治素质高、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的党员作为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在指导推动党建工作的同时,注重收集联系服务对象反映的问题诉求,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报告,依法维护各方权益,推动全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与振兴发展同频共振。
“产业聚企”,汇集发展优势
航空航天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沈阳市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目前,产业规模已突破千亿。
今年6月,沈阳市航空航天产业链综合党委成立。产业链综合党委涵盖产学研三个方面,由11家企业党组织(产)、4家高等院校党组织(学)、4家科研院所党组织(研)等19家主要成员单位以及初期31家链上企业党组织组成。
沈阳市委“两新”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沈阳市航空航天产业链综合党委将进一步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完善“链长+链主+链创”融合工作机制,吸引更多企业共同参与,深化“政银企”协同、“产融投”联动,构建“党建强、发展强”的格局。
截至目前,沈阳市已经成立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食品等10个产业链党委,推动上下游1200余家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开展供需对接和配套合作80余次,有力促进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链发展优势。
企业园区非公有制企业集聚、就业人群集聚、各类人才集聚,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开发区(园区)管理机构健全、地域边界清晰、服务资源汇集、联系企业密切优势,推动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规范成立实体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委,配齐配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委专职副书记,理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构建“开发区(园区)党工委—非公有制企业党委—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三级架构,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集聚、园区建设的新路径。
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有效整合。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把“强功能”放在首位,把“送服务”作为抓手,指导商务楼宇聚集的和平区试点开展商务楼宇党建工作,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4个方面,明确18项楼宇综合党委党建工作职责,选聘专职楼宇党务工作者6名,因“楼”制宜,制定“暖楼”服务清单、开展“暖楼”服务,推动楼宇内各企业资源有效整合、有序流动、互联互补,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生态。截至目前,已提供各类服务430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党建工作、经营发展等各方面问题诉求340多个。
和平区同方广场楼宇党务工作者付丽在走访中了解到,沈阳昊锐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处在新产品推广阶段,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推广渠道。付丽积极联系对接,在得知市委统战部即将举办大健康行业交流会的消息后,第一时间通知企业,并帮助企业申请参会、参展名额,助力企业成功参展。活动现场,她还帮助企业对接多座楼宇的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引荐银行资源,为后续融资打下基础,切实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
“我们坚持经济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通过深入实施‘产业聚企’行动,创新开发区(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方式方法,试点推动产业链、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党建工作走深走实,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才兴企”,加快发展步伐
沈阳市建立“市级示范培训、行业系统培训、区级重点培训、乡镇(街道)兜底培训”四级培训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理论学习培训,全面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主要出资人、实际控制人、高级管理人员、年轻一代企业家的教育引导。
“作为年轻的民营企业家,我们肩负着推动企业发展、创造社会价值的重任,要以饱满热情、空杯心态汲取知识,不断提升能力素质,争做一名政治上有方向、发展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的青年企业家。”参加完沈阳市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后,沈阳易通盛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刚玉淼表示。
聚焦探索民营企业代际传承新路径,沈阳市建立500名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库,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委统战部等8部门,深入实施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政治引领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助力振兴工程、关心关爱工程等4项工程,搭建定制化培训平台、系统化帮带平台、常态化路演平台,努力打造一支具有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的新时代高素质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队伍。
夜晚的灯光下,潜心研究产品结构,核对图纸数据;节假日的车间里,悉心指导新产品装配,确认试验方案;国外电站用户现场,顶着40℃的高温进行产品测绘,为做好产品升级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传奇电气(沈阳)有限公司技术带头人、车间党员先锋岗带头人赵颖带领团队不断刷新着行业“传奇”:打破国外对直流套管技术的长期垄断,解决电力系统“卡脖子”难题;研发超高压一次多匝型电流互感器,解决用户技术参数高、常规产品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骨干在施工一线亮身份、树标杆,以党员为骨干力量的研发团队突破技术瓶颈,生产线上带头实现效率跃升……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深入开展“一强双促”(强化政治引领,促进改革创新、促进健康发展)活动,在重大项目、重要技术攻关中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8700余个,组建党员突击队700余支,开展“揭榜挂帅”“创新联合体”等科技攻关活动500余次,助推科技成果转化213个、攻克“卡脖子”问题50个,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
企业的发展要靠人才,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才高地的进程中,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会同市人社局等部门,在非公领域单独组建高级职称评委会,开展非公领域专技人才职称评审,畅通非公领域专技人才职称评审渠道。截至目前,3840名来自全市非公领域的专技人才获得相应专业的高级职称,有力推动了非公有制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奠定基础。
“机制帮企”,释放发展红利
“目前我们公司新品类原材料供应有问题,希望能帮助协调,进行订单式生产供货”……在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链综合党委联席会议上,各企业负责人畅所欲言,讲述各自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像这样的产业联盟党委联席会议,沈阳市每月都会组织召开。沈阳市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规范议事决策机制,全覆盖收集链上企业在市场推广、用工、融资、人才引进以及项目审批、基础配套、要素保障等方面意见建议、堵点难点,不断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渠道,全力帮助企业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题,为企业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深入开展新兴领域管理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健全“属地党组织—行业党委—‘两新’工委”三级问题诉求办理体系,推动解决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切实为经营主体纾困、为创新发展赋能。
在收到沈阳星光技术陶瓷有限公司党支部反映的供电问题后,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与相关部门多次专题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帮助接通临时用电,协调相关单位1个月内解决企业用电问题。
“就这一个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来来回回帮我们沟通。我真切地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真正帮助我们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公司负责人表示。
编辑手记
辽宁省沈阳市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持续探索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的有效路径,让党建工作成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红色引擎”,充分证明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强化作用发挥。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沈阳市强化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基础保障和制度安排,广泛搭建党组织和党员有效发挥作用的平台载体,助推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注重人才强企。沈阳市紧紧抓住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高技能人才等重点群体,形成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的政策体系,将非公有制企业打造成人才聚集高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力量。
加强机制建设。聚焦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沈阳市统筹整合各涉企职能部门政策、渠道和资源优势,推动党建工作与优化涉企服务、完善惠企政策相结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共同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本报通讯员 刘阳 王林)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