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点,午餐送餐高峰期刚过,外卖骑手邹伟停好电动车,走进暖“新”驿站,打开冰箱,取出矿泉水,猛喝一口,表情轻松了不少。“太热了,这里离商圈近,来休息一会儿。”邹伟取下安全帽,边擦汗边说道。
这个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泉口街道沿河社区的暖“新”驿站,是6月份刚由社区依托一个平台网约配送站成立的。原先的网约配送站服务对象仅针对本平台的骑手。暖“新”驿站成立后,服务对象覆盖到所有平台骑手,服务也拓展到休息、饮水、充电、热饭等。
“这里的服务,都是我们需要的。”已有3年配送经验的邹伟感慨地说。
荆门市高度关心关注包括网约配送员在内的新就业群体。荆门市委社会工作部自组建以来,针对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开展大调研,发现外卖骑手有进门难、固定休息场所难寻等困难,随即牵头展开“社区—网约配送站”结对建设,即社区与网约配送站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目前,沿着城市中轴线由北向南,荆门市中心城区已有12个社区建有服务功能多样的暖“新”驿站。社区或直接开放党员服务中心、活动室等场所,供骑手休息、培训;或对原有闲置房屋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提供给平台企业用于站点办公使用,提升站点运营效率。
暖“新”驿站,关键在以服务暖人。
掇刀区掇刀石街道望兵石社区把骑手“赶单时连喝水都顾不上”“累了只能趴车上眯一会儿”等诉求纳入社区党委精准服务的“行动清单”。
为进一步降低骑手吃饭成本,漳河新区万达商圈所在社区——双喜街道汉通楚天城社区落实8家餐饮店给予骑手8折优惠;东宝区泉口街道青山社区则携手社区食堂推出12元“骑手特惠餐”……
除了切身可感知的服务外,荆门市委社会工作部还立足全方位保障,深度整合人社、交通运输、卫健等部门资源,出台“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15条”措施,聚焦社会保障、职业培训、法律援助等重点领域,推动保险扩面、技能培训等政策落地,面向新就业群体开展法律政策宣讲、公益法律服务活动。
暖“新”驿站,让骑手融入感、价值感显著提升。
7月1日,外卖骑手车强、平台企业掇刀站站长官梦园参加了掇刀区掇刀石街道大泉社区组织的“‘泉’心向党 聚力前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主题活动。从防溺水、法律知识、养老政策宣讲到“长桌宴”“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主题党日活动,大泉社区每次组织活动时,都会邀请外卖骑手参与。
“社区活动,对外卖骑手必须有。”大泉社区党委书记朱梦诗介绍。
“‘七一’收到党组织的关怀,心里特别暖!”党员骑手姚东旭激动地说。
以活动和服务为牵引,外卖骑手逐渐参与到社区治理中。“路过沿河路口,发现污水井盖松动,存在安全隐患。”“社区与建管中心联系,已安排工人将井盖位置围挡,后续将安排人员进行修缮。”“社区工作人员要上门向二楼住户宣传禁止飞线充电、已整改。”……在东宝区龙泉街道南台社区暖“新”驿站宣传墙壁上,一张张彩色便利贴上记录着外卖骑手与社区“您建议我改进”的积极互动。
新就业群体分布广泛、流动性强,且与居民生活紧密相连。荆门市通过“社站”结对,引导外卖骑手积极参与基层治理,通过聘请其兼任食品安全监督员、城市文明示范员、道路交通安全员等,实现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从“要我来”到“我要来”的转变。
“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荆门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余大庆说,荆门市中心城区将紧扣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持续为他们提供暖心服务,不断增强其获得感、归属感。
(本报通讯员 黄江波 曾谢晗)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