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作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纽带,一头连着政府,一头系着企业。浙江省玉环市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红色、金色、绿色为主的“三色纽带”工作法,在党建引领商会及会员企业发展的同时,助力玉环高质量发展。
红色纽带为商会发展
把牢政治方向
2024年11月7日,创兴公司党支部揭牌成立并召开了党建工作座谈会,这标志着在玉环市玉城商会的推动下,玉城民营企业中又多了一个“红色堡垒”。
玉环市27家商会虽已经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但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发展难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玉环市坎门企业家协会党委给出了答案。协会党委坚持实施“红色磁石”计划,依托与企业的紧密联系,每季度细致摸排企业技术骨干、高知群体情况,及时更新入党申请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三类人员名单,持续扩大红苗蓄水池,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的扩大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杭州市玉环商会在企业间推行“互学互帮”工作机制,由先进党支部结对新成立党支部,以支部间的“传帮带”实现经验共享、技术共研、人员共培,有力推动会员企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形成党建引领发展、发展促进党建的双向互动。
近三年来,玉环市以“互学互帮”形式,帮助各乡镇(街道)新建党支部19个,发展党员近600名,组织跨企业党建交流活动70余场,累计培训党务工作者及党员骨干超1800人次。在该机制推动下,各党支部积极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菲时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党员示范岗研发的智能生产线,将精密仪表良品率从82%提升至97.6%;大麦屿街道97家眼镜配件生产企业达成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协议,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
金色纽带为企业成长
汇聚多元动能
“今年的企业中青班,我觉得在管理与专业技术外,可以再增加AI人工智能及数字化改革的相关课程……”玉环市芦浦商会党支部书记池荣华在企业中青班开班筹备会上提出了优化课程建议。
近年来,玉环市各商会充分整合资金、技术、政策等资源,以“一月一主题”定期举办各类专题培训活动,为会员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玉环市玉城商会为会员企业搭建融资对接平台,为36家会员企业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1.2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玉环市龙溪商会组织技术分享沙龙,如浙江万得凯流体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享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经验,实现上料、红冲、切边等工艺环节自动化,产品毛坯合格率提高到98%以上,帮助会员企业开展技术革新。
玉环市各商会助力会员企业发展的务实举措,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截至目前,玉环市已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6家、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家,各会员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
绿色纽带为社会发展
传递责任担当
企业发展,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反哺社会。玉环市各商会积极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路径,逐步形成了“商企联动 共帮共富”的工作理念。
在共帮领域,玉环市玉城商会和玉环市楚门商会牵头设立了“共富基金”“楚洲柚爱社区发展基金”,重点资助困难群体、帮扶企业职工,让温暖惠及更多人;在共富方面,玉环市沙门商会组织133家会员企业参与“润富农场”项目,创新采用“商会企业+村级项目+村民参与”的合作模式,推出“夜观昆虫”研学、“牧歌茶饭 诗酒田园”乡村旅游等特色项目,既盘活了乡村资源,也为村集体增收开辟新渠道,真正实现社会公益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
在各商会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企业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创立玉环市双友教育爱心基金会,并以每年至少捐赠100万元的形式,推动玉环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浙江省三八红旗手、玉环妇联巾帼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李雯芳为代表的女企业家成立志愿者队伍,为偏远地区编织赠送围巾13万余条,羽绒服、棉鞋、冬帽、书包等物品3万余件,并多次带队前往青海玉树、云南武定、四川茂县等地,通过捐建校舍、捐赠衣物、结对帮扶残疾学生等形式助力共同富裕,累计帮助100多名困难儿童重返校园。
从举办各种贴近企业发展需求的培训会,到急群众之所急、解职工之所难,玉环市的“三色纽带”工作法正不断转化为看得见的发展实绩。这条串联着党建、发展与责任的纽带,紧扣商会与企业的脉搏,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地方经济的实践中织就了更紧密的发展网络。
(本报通讯员 陈彬洁)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