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引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者等多方联动机制,凝聚治理合力,有效提升社区治理的精度、温度、深度、高度。
强化顶层设计,夯实工作基础。高位部署推动,压实工作责任。将多方联动和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工作纳入市委“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年度工作任务,先后召开工作推进会进行调度。因地制宜施策,细化任务分工。印发方案细化16项任务,创新提出“摸准需求、策划项目、整合资源、组织实施、绩效评估”5步联动法。坚持试点先行,注重示范引领。系统总结4个多方联动试点县(区)和4个村级议事协商试点经验并在全市推广,177个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实现全覆盖,配备工作人员553名,建成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室295个。
深化多方联动,提升治理效能。通过“党建+资源”解决“联什么”。落实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兼职委员制度,建立小区党组织618个、党群服务站254个,组建网格党组织7594个,852名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带动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通过“政府+社会”解决“谁来联”。坚持项目化推动,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单位,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多方联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2万余个,建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127个,建成15个便民生活圈,覆盖5个街道16个社区,惠及群众9.9万人。通过“专业+多元”解决“如何联”。持续加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设运行,充分发挥枢纽型、专业性社会组织作用,规范引导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2025年上半年,动员引导512家社会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帮扶项目160余个、资金420万元,受益群众5.3万人次。
推动基层减负,扎实为民服务。建立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治理“为挂牌而挂牌”“只见牌子不见服务”等形式主义乱象。组建“四下基层”工作组30个,市县一体、同题共答,深入177个乡镇(街道)的934个村(社区),帮助解决1200余个问题、健全机制140余项。
(本报通讯员 张荷)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