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金台区以规范村级事务、机制牌子、证明事项为切入点,着力破除墙面上、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实打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赋能增效。
以“五个一行动”攻坚“墙面”冗余。创新实施“五个一行动”,即制定一个《村(社区)办公场所挂牌指南》,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墙面减负月”活动,每个乡镇(街道)打造一批样板村(社区),召开一次全区机制牌子清理现场会,开展一次与组织、民政部门联合的全面督查,在清理机制牌子的同时,更新规范挂牌,创新制作集合式制度展示台230余个,并在全市推广。
以“四个精简”推动“指尖”减负。大幅精简周报、月报、重复报、多头报等各类台账报表,清理整合多个微信和QQ工作群;大幅精减区级考核镇街事项80%、镇街考核村(社区)事项40%;大幅精简责任负担,取消村(社区)层面“责任状”及“一票否决”事项8项;大幅精简述职次数,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办实事。
以“三项清单”明晰村(社区)工作事项。下发《金台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三项清单”指导目录》,以自治清单、协助清单和证明事项清单厘清“行政责任”与“自治边界”。结合乡镇(街道)职责清单编制工作,进一步对“三项清单”修订完善,力求更具实效性和操作性。
以“四个转变”保障真减实减。变“串联推进”为“并联协作”,建立“区委分管领导统筹、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并联响应、镇街一体落实”的村级减负协同推进机制;变“随意安排”为“严格准入”,建立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明确机制牌子和工作事项准入范围、程序,以“工作需要、群众需求”为导向强化准入把控和动态监管;变“查看资料”为“注重实效”,通过督查、座谈、走访等方式,更加关注实际成效和群众感受;变“传导压力”为“激发动力”,加强村(社区)工作人员培训赋能,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走出去”到四川成都学习取经,把成都干部“请进来”实地指导。2024年以来共组织培训、考察、座谈等活动15次,1800余名村(社区)工作人员充电提升,实现“减负”与“赋能”双向发力。
(本报通讯员 张荷)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