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傍晚,走进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健跳镇琴江村,村口大樟树下坐满了纳凉闲聊的村民,每到周六,村“两委”成员都会到樟树下,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将树下“吐槽会”变为民意“集散地”。
“大树底下好商量,‘三樟五步’议事法的特点,就在于议事时左邻右舍拉家常式的松弛感,让村民少了拘束,多了坦诚。”琴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辉更感慨道。翻开他的记录本,写满了村容村貌改善、村庄产业发展等村民关心的议题。今年以来,他已收集西山头商住楼租金收缴、西蓝花种植技术培训等意见建议300余条。
琴江村背山面海,地处偏远,现有537户1635人。过去的琴江村,党建工作基础薄弱,党组织服务能力较弱,群众满意度不高。
如何以精准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琴江村将畅通议事渠道作为落脚点,变“坐等上门”为“主动问需”。村党委以群众参与为重点,以“樟树下议事”为平台,聚焦议事范围、吸收转化等关键环节,形成了“群众提、代表议、集体决、干部办、结果评”五步议事流程,确保议事有“樟”、处置有“樟”、结果有“樟”,不断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在琴江村,群众只要有想法,都能“说一嘴”。比如,群众高度关注的村养老服务中心选址议题,前期在村民微信群中征集意见时便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樟树下议事”更是吸引了近百名群众参与,现场通过集思广益初步明确了西山头老年活动中心、八村村委会庭院、八村康养运动场等3个选址。
通过“樟树下议事”,村民的声音逐渐成为琴江村各项决策的重要参考意见。“没想到,我们村民平日里的交谈内容也能被村干部记在心上。”琴江村村民林康康感慨道。
一次议事会上,林康康反映,八村自然村的农田道路一下雨就十分泥泞,西蓝花采收季需要农机进场平整,特别耽误轮作。“农田道路硬化”的需求当场被村干部记下,在经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等一系列程序后,琴江村八村粮食功能区提升工程顺利立项,明确对总长470米、宽3.5米的机耕道路进行硬化。目前,该工程已竣工验收,极大便利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为推动村民议事结果落地,琴江村以“民事民评”为出发点,按照民生保障、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不同领域,梳理形成重点事项,由村“两委”成员、网格员、琴江调解员、“红色琴江”志愿服务先锋队等多方力量跟进办理,并将办理过程和结果在村务公开栏、村民小组微信群等平台进行“晾晒”,形成一事一决的工作闭环。
高背坑河1200米河道清淤、村庄环境卫生整治……自开展“樟树下议事”以来,琴江村推动交通出行、水利基础设施等10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600余件,村民参与议事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我们正着手将‘三樟五步’议事法写进村规民约,引导更多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决策,推动实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林辉更表示。
(本报通讯员 任守之)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