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服务“最后一公里”有力度有温度

“居民事、居民议、居民享”——步入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街道通信花园社区,这九个大字在墙面上熠熠生辉,传递着社区治理的温情。公示墙上,社区事务公示信息从社区活动安排到民生项目进展,事无巨细。“这些墙面宣传,就是为了让居民能直观了解社区工作,让大家心里有底,也更愿意参与。”花园路街道党建工作指导员张美荣介绍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最后一公里”成为服务群众的“最畅一公里”?各地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坚持党建引领,在治理方式与路径上大胆探索,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又饱含温度。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关键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广东省恩平市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以及镇(街)、村(社区)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医疗卫生、应急管理、交通、文艺等多领域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应运而生。“我当一天网格员”“平安夜访”等活动已成常态,让党政机关干部真正下沉,成为群众“贴心人”。特别是针对新兴领域,恩平市组建了52支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并吸纳3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为志愿者,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治理方式的创新,为提升治理效能提供科技支撑。山东省济南市以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为破解治理难题提供“济南方案”。“只要向AI社工提问,如‘社区有什么志愿服务项目吗’,立马就能得到全面详细的回答。”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区党委书记杨天煜介绍道。“AI社工”具备问、听、说、做四大功能,嵌入社区36个居民群,凭借精准高效的解答和简单友好的交互界面获得居民好评。4月初,基础通用版“AI社工泉小智”在历城区港沟街道溪山居社区上线。“居民可随时与‘泉小智’对话咨询或提建议,它能将群众心声及时传至社区。”济南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AI社工”是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得力助手,它将社区工作者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推动服务模式向“未诉先办、主动服务”跃升。

针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滥挂牌”与“小马拉大车”困境,陕西省渭南市委社会工作部近日印发《巩固清理规范基层组织“滥挂牌”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出台10条措施直指基层负担痛点。《通知》坚持“精简统一、务实管用”,规范基层组织挂牌,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牌匾标识集中清理规范工作。简化功能指引标识,对各类不符合要求的上墙铜牌、已无实际运行组织机制标牌等一律摘除。《通知》还要求,建立健全准入机制,不得随意将本应属于部门职责范围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转嫁给村(社区)。依规设置工作机制,不得擅自增设挂牌事项或变更工作范围,严禁将挂牌事项与项目资金拨付挂钩,不得将标识悬挂情况作为考核评价指标,主动接受基层监督。对荣誉奖牌、创建成果授牌,实行集中陈列展示。强化跟踪检查指导,巩固深化清理规范成果,让基层干部从“挂牌迎检”中抽身,将精力真正投入服务群众的实事上。

聚焦民生需求,才能精准高效服务群众。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建立社区事务准入审核及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清单之外无事项、列明之外无责任”,让社区服务有效回应居民需求。截至目前,辖区居民到社区咨询政策频次从月均327人次降至108人次,群众矛盾纠纷调解量从每月119件降至68件,群众政策知晓度和自主解纷能力大幅提升。西夏区还同步优化服务模式,压减服务窗口,将分散功能整合为“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提升服务效能。

(本报记者 范晓翌)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