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知道跑车、接单,现在有了‘红色方向盘’,我们网约车司机也有‘家’了!”7月25日,在河南省商丘市“司机之家”歇脚的网约车司机李师傅指着墙上的党支部标识自豪地说。今年以来,像这样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组织建起来的场景,在商丘市新兴领域遍地开花。
从“困难点”到“突破口”
基础薄弱是商丘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难点。今年年初,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率仅为23.4%,党的工作覆盖率为85%。部分新经济组织“不想建”、新社会组织“没人管”、新就业群体党员身份“不愿亮”等问题交织,成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面临的难点。
难点就是突破口。商丘市坚持问题导向,高位推动,多次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两个覆盖”路线图。围绕“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一张覆盖全域、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作战图迅速铺开:市级“两新”工委由原来的12家成员单位增至34家,形成“1+34+N”的工作体系;交通运输、互联网、快递、网约配送等10个市级行业党委相继成立,36个县级行业党委同步挂牌;1168名政治素质过硬、党务经验丰富的党建工作指导员下沉一线;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齐抓共管,推动“管行业也要管党建”成为硬规矩,为抓好“两个覆盖”提供支撑。
从“薄弱点”到“增长极”
“组织建在项目上、支部落在产业链、党员聚在车轮上”,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第一步是“找到人”。市委社会工作部打破数据壁垒,把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7个部门2万余条企业信息“一网打尽”,再通过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碰撞”,最终锁定“有固定场所、有生产经营、有10名以上员工”的非公有制企业1600余家,从2.8万名职工中摸排出126名“口袋党员”。
第二步是“建组织”。如何让党的组织“建得成、稳得住、干得好”?商丘市探索出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1234”工作法:“1”即构建一个体系——“两新”工委+行业党委+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指导员四级联动工作体系;“2”即做好“两个结合”——“巧办法”数据比对与“苦功夫”逐户走访相结合;“3”即推行三条路径——“一类一案”抓行业、“一企一策”抓重点、“一人一点”抓帮带;“4”即破解四个难题——上级党组织不明确、跨部门协调不畅、属地力量薄弱、组织“边建边散”等难题。
今年以来,全市新组建党组织581个,覆盖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2000余家,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率提升至86.2%,党的工作覆盖率实现100%。
从“单引擎”到“全动能”
组织建起来,党的工作更要开展起来。“4321”工作法应运而生——“两新”工委统筹指导、行业党委专责、基层党支部主体主责、党建工作指导员督导指导“四轮驱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三大领域”齐头并进;线上平台、线下阵地“两个阵地”深度融合;锚定把新兴领域团结在党的周围“一个目标”。
线上,市级党员教育平台开设“车轮课堂”“云端党课”,1200余名党员司机、骑手线上学习;线下,8212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到社区报到,建起500余个党员示范岗、86个责任区,他们也成为基层治理“流动哨”。党员外卖骑手王坤被聘为“食品安全监督员”,随手拍、即时报,一条条线索守护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脚、烦了能倾诉、困难能协调”,围绕这些急难愁盼,截至目前,商丘市已建成“司机之家”、工会驿站等友好场景3892个。今年春节期间,2000余名快递员、网约车司机收到“红色礼包”;12351政务服务热线全天候倾听诉求,法律援助、心理疏导随叫随到。
更让新就业群体欣喜的是,党组织成为他们维护权益的“主心骨”。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建立货车司机权益保障机制,首批化解运费拖欠、停车难等“关键小事”30件,真正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通过创新实施“1234”和“4321”工作法,商丘市用半年时间跑出了新兴领域党建的加速度。如今,党旗在直播镜头里、在奔驰的车轮上、在外卖箱的贴纸上高高飘扬,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澎湃“新”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以新兴领域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做好新兴领域的政治引领和凝聚服务工作,把新兴领域群体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商丘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王光华表示。
(本报通讯员 齐可亮)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