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凰村镇向阳社区海山小区一度面临人员复杂、矛盾频发的治理难题,如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让小区实现投诉“零发生”,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湖口县以党建引领多方共治模式的实践。
作为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小区,海山小区常住人口中既有安置区居民、公租房住户,又有九江钢铁、江铜集团等企业职工,治理资源分散、矛盾调解难度大。湖口县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突破口,整合住建、公安、城管、消防、乡镇、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打造多功能党群服务会客厅。
“过去居民办事要跑多个部门,现在‘一站式’解决。”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党群服务中心嵌入警务室、调解室、住房保障中心办公室等功能区,安排1名常驻辅警、2名机动民警及住建、物业服务企业专人驻点,县心理咨询协会等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九钢、江铜等驻区企业主动提供资源支持,形成“部门联动+社会组织参与+企业助力”的治理网络,实现问题在社区解决。通过资源下沉、服务前移,社区治理从“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
物业纠纷频发曾是海山小区的“老大难”。部分公租房住户与企业职工对物业服务标准意见不一,导致收费难、管理难。湖口县对症下药,在小区开辟群众意见征集专栏,并由属地乡镇和住建部门牵头成立红色物业议事厅,组建涵盖安置居民、企业职工等9类代表的业委会,增设九江钢铁等3家企业职工列席席位,确保“听得见”各方声音。
“以前总觉得物业光收钱不办事,小区路面车辆乱停放,上班高峰期经常堵得出不了门,垃圾清运也不及时。”业主王先生坦言,“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提的意见有人听、有人管,物业费交得明明白白。”
“每周公示纠纷处理进展,让业主心里有了明白账。”物业服务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联席会议、纠纷周报、持续沟通,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的信任逐步重建,有事找物业成为居民的普遍共识。
“孩子放学后可以在社区学习,还有人辅导,我们上班更安心了!”在九江钢铁工作的李女士对“社区伴读”项目赞不绝口。针对企业职工子女看护难、特殊群体服务缺位等问题,湖口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开展网格化排查,走访千余户家庭,将孤寡老人、困境儿童等纳入重点服务清单,打造特殊群体暖心厅。
社区还推出“网格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志愿服务”融合机制,针对居民需求,网格服务快速机动响应;社会工作服务聚焦“一老一小”,提供代办帮扶、心理慰藉服务120余次;志愿服务彰显温度,组建3支志愿服务队近100人,开展5大类公益培训班,着力强化儿童兴趣培养,群众幸福感得到极大提升。
“以前投诉电话打不停,现在水管破了有人修,孩子放学有人管,住得越来越安心!”小区居民陈大妈感慨道。
“党建引领是保障,多方共治是路径。”湖口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山小区的治理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才能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质效提升。下一步,湖口县将逐步推广多方共治模式,让更多社区成为组织有活力、服务有温度、治理有章法的幸福家园。
(本报通讯员 刘向云 张锋)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