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伴随数字经济的发展,“村播”成为连接城乡、助力共富的新兴力量。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创新推进“村播联盟”建设,通过组织赋能、人才培育、资源整合,推动“村播联盟”扎根海岛、服务群众、驱动发展,使其成为传递海岛温度、激活共富动能的重要力量。
筑堡垒,强化组织引领。针对新业态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组织松散、凝聚力不足等问题,普陀区以系统化思维构建组织体系,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建立“1+10+N”组织架构(1个网络主播群体党建工作协调小组,10个属地镇街管委会,N个“村播子联盟”),吸纳80名成员组建“村播联盟”,产生主召集人1人,召集团成员4人,并通过《普陀区“村播联盟”行业公约》《普陀区“村播联盟”召集团工作规则》规范行业运行。同时,向“村播联盟”派遣党建工作指导员,加强主播团队的思想教育,引导其弘扬主旋律、传播乡村正能量,有力推动“村播联盟”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育人才,提升专业素养。“村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需政治过硬,也需本领高强。部分主播存在直播技巧不足、运营能力欠缺、内容创作同质化等问题。普陀区推行“网络主播第一课”,采用“政治课+专业课+素质课”三维培训模式,先后邀请“红帆讲师团”理论专家、相关专业公司金牌讲师等师资授课,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引导“村播”群体在思想上紧跟党、行动上服务大局,树立“为海岛代言、为共富聚力”的鲜明职业导向。自联盟成立以来,培训已覆盖360人次。
搭平台,整合资源优势。资源整合才能释放最大效能。普陀区充分发挥联盟聚合优势,组建“潮媒圈”自媒体联盟、“Z世代”青年宣讲团、志愿服务先锋队等3支队伍,依托电商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打造特色阵地。开展“共富直播间下海岛”“赴一场普陀的约”等主题活动,促进主播们互学共进。组织“靠‘普’集结”采风活动,围绕乡村振兴、非遗文化等主题创作优质短视频,成功助推33个话题登上同城热搜,有效扩大影响力。
促共富,深耕海岛实践。党建工作的成效,最终要落脚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普陀区以“四播行动”为抓手,推动“村播”深度融入海岛发展脉络。“城播”传递城市温度,通过“追光普陀”系列活动,讲述平凡人物的暖心故事;“星播”孵化本土网红,赋能普通渔民、村民变身主播,实现“家门口就业”;“岛播”展现渔乡魅力,用镜头记录海岛变迁;“海播”激活渔农经济,通过“网络直播+助渔兴农”模式,3个月实现直播带货销售额近8000余万元。同时,聚焦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推出“小哥暖心季”宣传片,让“村播”群体不仅是共富的推动者,更成为民生的守护者。
聚合力,拓宽共富赛道。“村播联盟”的生命力源于与海岛群众的深度共鸣。普陀区通过“全民观察员”招募,激发每位在普居民成为海岛变迁的记录者。鼓励联盟成员成为轮值讲师,在经验分享中凝聚共识。联动市内外电商领域知名达人,在资源互通中扩大影响力。
从海鲜带货到文化传播,从志愿服务到政策宣讲,“村播”群体正以多元角色融入海岛治理,让党建引领下的“共富直播间”日益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贯通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与民生的“连心桥”。
(作者单位均为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