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民生” 服务更精准(新兴领域党建)

傍晚时分,送完外卖订单的小李熟门熟路地走进凌云县一间“小哥食堂”,点上一份热乎饭,给手机充上电,松了口气:“以前累了只能在路边歇会儿,现在这‘小哥食堂’太方便了!”朴实的感慨,道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聚焦民生、精准服务的温度。

这份“温度”,源自凌云县委社会工作部门以党建为引领,聚焦民生需求,优化多部门协同服务,将“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民生温度。

打造新兴领域“强磁场”

凌云县将党组织建设作为新兴领域发展的“定盘星”,通过织密组织网络、强化精准指导,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

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基础薄弱问题,凌云县指派55名党建工作指导员下沉43家企业进行“一对一”党建工作指导,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广西正道茶业有限公司设立“劳模工作室”,在3条主要生产线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带头攻坚产品合格率提升难问题。“我们始终坚信,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通过党员带头,不仅产品质量上去了,员工的凝聚力也更强了。”该公司负责人阳长标如是说。

聚焦快递员、外卖骑手休息难、就餐难等现实困难,凌云县委社会工作部主动作为,联合多方力量打造了“小哥食堂”“小哥理发”“小哥饮品”“小哥药店”等友好商家。“小哥服务矩阵”颇具特色:6家餐饮店联合建立“小哥食堂”,日均接待快递员、外卖骑手20余人次;9家百货超市对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在商品市场价格上优惠30%;1家连锁药店设立“小哥健康角”,为快递员、外卖骑手提供免费测量血压、发放应急药品等服务。凌云县建程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有泉说:“这些暖‘新’行动,让我们的快递员和货车司机在奔波之余能有个地方歇歇脚、充充电,真切感受到了‘党组织就在身边’。”

奏响产业民生“协奏曲”

凌云县打破新兴领域各自为战的局面,以党建引领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双赢。

广西国晶庄园酒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以“红色引擎驱动产业振兴”为品牌,与周边村党组织共建“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链条,发展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等,吸纳100余名村民就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企业既解决了用工难题,也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这是党组织架起的企业和村民共富的桥梁。”公司负责人韦东贤说。

凌云县万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万企兴万村”行动,与下甲镇河洲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企业+村集体+农户”经营模式,盘活村集体资源,带动乡村产业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我们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村民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增收致富。”凌云县万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陆艳妮说。

暖“新”服务聚合力

在新就业群体服务方面,凌云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县总工会、县医院等单位为100余名快递员、外卖骑手提供免费体检,为70多名货车司机送上慰问物资,为40余名快递员、外卖骑手的子女实现“微心愿”。凌云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县委“两新”工委书记罗顺堂表示:“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让服务从‘单打独斗’变为‘联合发力’,能更好地满足新就业群体的需求。”

从“无处落脚”到“小哥食堂”,从“单打独斗”到“联合发力”,凌云县持续深化“党建+民生”工作,在服务阵地功能提升、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更多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本报通讯员 姚俊英)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