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

靶向施治 精准发力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

江西省九江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把基层的“痛点”作为整治的“靶点”,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以集中整治村(社区)组织“滥挂牌”、制度“滥上墙”问题为抓手,牢固树立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一抓到底,做到久久为功。

强化问题导向,做到“靶向施治”

把职责理清楚。九江市委社会工作部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在“九江大讲堂”中邀请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主要领导为市四套班子领导,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主要领导开展专题辅导,进一步明晰了市委社会工作部门清理“挂牌乱象”的牵头职责及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职责。同时,市委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有关内容纳入党校课程,引导各级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着力转变乡镇(街道)、部分职能部门“挂牌就是重视”等形式主义认知,廓清了思想认识,打牢了“清牌”工作基础。

把问题搞清楚。九江市组织专班力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专题调研,逐条对照政策文件进行把脉问诊,先后发现了相关职能部门在村(社区)60多类“不应挂”的牌子和“不该上墙”的制度,将问题原原本本反馈给市直部门整改,从源头上化解基层挂牌乱象,及时有效抓住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关键。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工作,建立“村(社区)减负一件事”问题线索报告制度,方便基层干部群众随时随地报送减负问题和建议,通过以下看上、以点观面,确保“滥挂牌”问题整改不偏差、不反弹。

把任务分清楚。在推进工作中,九江市委社会工作部注重发挥好牵头部门作用,按照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8大类30项具体任务,将工作任务分解到21个责任部门,细化工作清单108项,制定工作举措108条,每月开展工作调度,逐项压实责任。梳理形成《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指导清单》,明确了94项具体内容,严格制定执行督查检查考核计划,重点纠治计划外督查检查行为,大幅精简考核指标,坚决纠治多头到村(社区)考核等问题,为纵深推进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强化目标导向,做到“大车减负”

把村级事项规范好。按照“应减尽减、应摘尽摘”的原则,推动村(社区)“清牌瘦身”,制定《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指导目录》,按照一村(社区)一册推动编制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指导目录,让基层“清牌瘦身”有章可循。推动规范“4+2+1”挂牌模式,整合15块内部功能室挂牌,设置1个集约式内部功能室导引牌。全面清理“制度上墙”,将不直接面向群众的部门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机制等展示牌下墙,着力把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打造成为党建阵地、宣传阵地、文化阵地、协商阵地、服务阵地。持续做好不应出具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建立线上“证明直通车”,有41项证明事项实现了线上开具。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清理目录外工作事项259项、工作机制224项、挂牌3.5万个。

把部门合力凝聚好。九江市委社会工作部在推进工作中紧密与市委整治形式主义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沟通对接,将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一体推进,面对面听取34个市直单位的意见建议,促进市直各单位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确保摘牌清理制度工作全市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在推进中各部门主动认领、及时整改问题170多个。创新优化街乡协调响应评价机制,机制运行以来,切实解决了一批基层治理中“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今年以来,通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共处理完成了428个事项。

把网格服务优化好。坚持扁平化设置城乡网格,全市共划分网格7515个,进一步规范“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若干名兼职网格员”的模式,配备城市社区和农村网格治理队伍,配置专(兼)职网格员2.1万名。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将通过统一招聘的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严格落实“三岗十八级”待遇。推进党建、综治、信访、民政、教育、公安、城管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梳理制定8大类29项网格事项清单,完善网格主动巡查机制,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强化结果导向,做到“小马强身”

推动力量沉下去。持续推进“书记领航”行动走深走实,全市108个党委(党组)书记确定领航项目,推进132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5.03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有力破解了小区乱搭乱建、物业管理混乱等难题439项。拓展“红色蒲公英”志愿服务力量,1.6万名新就业群体加入“红色蒲公英”志愿服务队,担当“民情前哨”“移动探头”,先后协助社区处置突发事件197起,上报问题1940个。在全市推行“七色分类+网格服务”,按照楼栋或地域分布标绘七色管理图,实现“一图在手、全域清楚”,网格里的人、事、服务底数清、动态准。

推进服务提上来。坚持“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的原则,开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去行政化和“扩面达标”行动,推动全市331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提升,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让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同时,推广社区工作者“集成通办+下沉服务”工作机制,积极引导社区工作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走访入户、倾听民意、解决急难愁盼上。今年以来,全市社区工作者开展入户走访活动13.8万余次,结对帮扶5.9万余户群众。

推行品牌亮出来。坚持“议题从群众中来”的导向,全面推进“赣事好商量+基层群众议事协商品牌(九江篇章)”工作,为群众在家门口搭建解决纠纷、议事协商的平台,提升基层群众自治水平。推行的“有事好商量”“浔城多元调解”“板凳会”“围庐夜话”“铁肩膀”“茶山红”“经燕红”“屋场理事会”“长江夜话”等一批基层治理品牌的美誉度、影响力持续扩大,群众的参与度、活跃率全面提升。今年以来,处理各类群众反映诉求64.16万余件,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4万余件。

(江西省九江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