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矛盾化解的前沿、服务供给的末梢、民心凝聚的纽带。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大潮中,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坚持党建引领,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实现基层力量、服务能力、治理质效全面提升,走出一条具有自贸港特色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筑牢“主心骨”,严密党的组织体系
美兰区发挥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统筹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推进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织密建强“街道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小区党组织”四级组织链条,49个城市社区党组织全部升格为党委,选派1003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进驻小区提供服务。
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实施“固本、聚力、提质、融治、保障”五大工程,健全“镇党委―村党委(党支部)―村民小组(网格)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选派167名乡村振兴队员和8名选调生到53个村,召开全区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交流会,解决乡村振兴难题。
推进“多格合一、多员合一”。整合网格、警格、市场监管格等人员,全区科学划分1576个基础网格,配强网格员队伍,强化网格工作联动,提高网格化综合事务办理能力,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印发《美兰区社区专职网格员调整工作方案》,创新构建居住地优先、动态优化岗位配置机制,实现职住空间匹配度、网格服务响应时效双提升,确保“人在格中住、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
激活“动力源”,多方共治加强服务供给
政府资源精准下沉。动员2856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并推动138个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与全区56个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统筹78个事业编制充实镇街一线,基层考核事项从336项精简至118项,降幅达64.9%。印发《美兰区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实施方案》,健全基层减负增效常态化机制,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有更多精力谋发展抓落实。通过一站式综合治理平台搭建、多元解纷、“一网统管”全流程监管等举措构建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体系,整合政法、信访、司法等部门资源,汇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及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法律咨询、心理服务、社会帮扶、劳动仲裁等社会资源,实现“只跑一地、只进一门”,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
社会组织专业融入。推进“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金点子”大赛,孵化形成“田教授”“美兰骑先锋”等特色服务队伍347支,项目化、品牌化参与基层治理。探索国际化社区治理新路,在美丽沙社区开展外籍人员居住社区治理试点,打造“外国人过中国节”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居民参与深度激发。美兰区在实现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配备18名社区工作者基础上,按50~150户为单位增设微网格并编码管理,创建“积分超市+微网格”模式,吸纳新就业群体、“候鸟老人”等群体参与基层治理。连续8年推行“百姓微实事”参与式预算改革,千余项居民票选民生项目落地见效,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插上“智慧翼”,科技赋能提升管理服务精度
智慧平台贯通上下。加强网格化管理服务,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智慧平台,通过技术赋能与机制创新,实现信息采集、问题上报、服务跟踪智能化,实现资源精准下沉和服务高效闭环。推行“12345+网格化+直通联办”机制,2024年有效直派事项6.3万件,办结6.2万件,98.46%问题在网格内化解。
智慧安防筑牢根基。抓住智慧美兰建设契机,打造“党建引领+议事堂+智慧安防”全省典型,累计建成575个基本型智慧安防小区、236个标准型智慧安防小区、136个引领型智慧安防小区,社区安全防线更加坚固。
资源下去了,服务跟上来了;负担减下去了,效能提上来了;力量聚起来了,民心暖起来了。美兰区将持续用力,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治理效能,为自贸港建设营造更稳定、和谐、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
(作者系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