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村: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余攀

走进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联合村,平整的村道串联起田野与农舍,金黄的稻穗泛起涟漪,农家小院里飘出朗朗书声,联合村正书写着一部“田垄生金、书香绕梁”的当代山乡巨变史。

联合村加强产业发展,由村“两委”统筹,联合合作社、农户、企业成立产业联盟。党员干部组建“田间课堂”服务队,每月持续开展技术培训,推广绿色防控、数字化分选等技术。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建成冷链仓储12座,硬化产业道路86公里,构建起“1小时冷链物流圈”。在“党建+农文旅”融合中,党员带头开发“共享果园”认养项目,推出文创产品20余种,产业收益反哺村集体,用于修缮文化广场、建设乡村书屋。

在党建引领下,联合村建成“余粮乡创”项目,将文创展厅打造成“红色创意空间”,党员艺术骨干带领村民以茄子、辣椒为材料制作红色文创产品;在“蔬菜创富实验室”,党支部搭建“农科院专家+党员技术员+农户”三联培育机制,每周开展有机种植技术培训课。最亮眼的“以书换蔬”活动中,党员志愿者组成“书香传递队”,用流动书箱收集闲置书籍,在“三味‘蔬’屋”开设耕读讲堂,党员干部轮流讲解蔬菜与农耕文化的渊源。传统村落正通过“党建红+生态绿+艺术金”的“三色融合”,让耕读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

联合村以“党建引领+村企合作”为纽带,构建起“吃住游娱研购”全产业链生态。党支部牵头成立古建保护专班,将23栋夯土民居改造成民宿与手作工坊,党员带头组建彝家刺绣合作社,在巷道开设非遗体验课堂;田间地头划分党员责任区,由农技党员带领游客参与蔬菜采摘,在“蔬福茶”作坊内,党员技术骨干现场演示菜叶制茶工艺。

创新“三级联创”治理机制,盐边县文化馆、村“两委”共同制定《传统建筑修缮标准》与《民俗文化传承计划》,守护百年建筑的夯土肌理。“二十四节气农耕研学”项目吸引众多学子前来体验、感悟农耕文明,增长知识的同时传承传统文化。党员直播带货让生态蔬菜走进一线城市,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更让城市消费者近距离感受乡村发展新貌。如今32名青年党员返乡创办文创工坊,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图景在金沙江畔徐徐铺展,村民脸上的笑容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最生动的注脚。

(作者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