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村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道城乡接合部,因环抱锦绣山而得名,下辖9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湾,现有常住居民478户1450人。随着江夏区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锦绣村部分土地被征用。如何破解困境谋发展?锦绣村创新“听民声、集民智、顺民愿、聚民心”的“四民工作法”,倾力打造“江夏里·武汉老码头”文化美食街区,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乡村善治新路径。
民事民提听民声
锦绣村始终将村民的急难愁盼放在首位,通过民情日记、入户走访等形式,搭建起党群之间的“连心桥”。
全域调研摸实情。春申湿地公园环境整治工程的成功实践,让村民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盘活更多沉睡资源才能带动集体增收。村“两委”深入调研,锚定农房闲置、特色产业缺失等发展难题。
叩门问计访真声。党员干部带头,利用农闲时间入户听取民声,叩门走访,发放问卷,收集村民“发展产业增收”等诉求,明确“盘活闲置资源”这一主攻方向。
对标先进拓思路。村“两委”、村民代表去长沙考察学习“湘江里”项目在破旧村湾蝶变方面的成功经验,引入专业团队,立足锦绣村的独特优势,量身制定“深挖码头文化、打造沉浸式美食街区”项目方案,为沉睡资源指明方向。
民事民议集民智
锦绣村坚持民事民议、群策群力,把“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情由大家商量着办”的理念落到实处。
群众参与汇众智。依托村民恳谈会、村湾夜话、议事代表会等平台,“两代表一委员”、乡贤、致富能人、村干部、村民代表踊跃参与项目规划、建设施工等关键环节,采纳“保留老宅风貌”等建议20余条。
民主协商解心结。村“两委”召开专场议事会,清晰阐明项目前景、潜在风险和预期收益,从资产增值潜力、家门口创业就业等角度逐一分析,赢得全体村民的理解与支持。
专业赋能优方案。邀请专家团队参与项目论证,尊重村民意愿与市场规律,最终确定“村集体全资投入+专业团队托管运营”的合作模式,确保项目既接地气又具生命力。
民事民决顺民愿
锦绣村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全天候联系、全过程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方案选择由民定。围绕资金使用方式、收益分红机制等事宜,设计多套方案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公开表决,最终,会议通过成立“强村公司”,实现资金变股金。
群众拍板定项目。坚持重大事项群众说了算,规定集体资金使用等事项必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确保群众拥有“一锤定音”的权力。继“江夏里·武汉老码头”项目后,成功招引“梦幻谷”主题乐园项目。
过程结果全透明。表决过程全程公开,结果即时张榜公布,接受全体村民监督,使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决策者”和“受益人”,不仅高效盘活闲置资源,更实现了农房流转“零纠纷”。
民事民评聚民心
锦绣村坚持问效于民,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探索开展村级重大事项办理效果群众评议工作,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村级事务管理的标尺,准确、有效、真实地反映工作成效。
评价主体“群众化”。坚持成效由群众评好坏,驱动项目不断优化提升。在方案设计和建设施工环节,由村民代表组成的8个小组全程参与、动态监督,实时反馈改进意见,确保项目优化提升由群众说了算。
意见落实“不过夜”。在日常工作中,锦绣村党支部书记刘兵常说:“村民无小事,村民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村民反映的“垃圾桶不够”“古码头标识不清”等问题,村“两委”立行立改,3小时内便增桶清运,24小时更换标识。建立“扫码即提、线上直达、现场速报”的反馈网,让问题收集整改动态高效,做到小事立马改、急事不过夜、难事能解决。
成效检验“可量化”。目前,锦绣村已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荣誉。“江夏里·武汉老码头”项目将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共富新引擎”,吸引外出青年返乡就业。“梦幻谷”主题乐园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预计可以盘活1200亩土地、带动周边1000人就业、村集体年增收将超300万元。
锦绣村通过“四民工作法”,深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生动实践,形成了“民主协商―科学决策―高效执行―全面监督”的良性闭环,成功破解城乡接合部治理难题和发展瓶颈,为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益经验。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委社会工作部、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道办事处供稿)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