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里,快递员分拣派送递送物资;烈日下,网约配送员穿梭街巷送去美食;深夜中,网约车司机的车轮带着乘客驶向归途……新就业群体日夜奔忙,用坚守与奉献诠释着平凡岗位的非凡作用。如何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管理,推动暖心关爱与多元需求精准对接?多地开展点亮“微心愿”圆梦活动,用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关怀。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印发《暖“新”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工作方案》,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开展5项志愿服务,细化15条关爱措施,活动从“点亮微心愿”志愿服务、“关爱健康”志愿服务、“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心理疏导志愿服务、职业帮扶志愿服务等方面入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采取调研座谈、上门走访、开设专题网页、设置心愿墙等方式,广泛征集“微心愿”,建立暖“新”需求清单。
“希望站点能有台微波炉热饭、一台冰柜保鲜……”“希望能换一个新的充电宝”……这些看似微小的心愿,承载着新就业群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多地建立“点单式”征集、“订单式”认领、“派单式”兑现的闭环服务模式,让平日里的“送货人”成为幸福的“收获者”。
在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的“追光骑士,筑梦同行”主题活动上,20多位新就业群体代表与认领“微心愿”的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赴这场以爱为名的“暖心之约”。活动前期,项目组发起“小哥圆梦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征集到新就业群体关于生活便利、心理关怀、技能学习等六大类近40个“微心愿”,从需求迫切性、实现可能性及公益价值等多维度考量,最终将首批5个“微心愿”纳入圆梦清单。辖区爱心单位、企业积极响应,主动认领,让“微期盼”成为“暖现实”。
“微心愿”里见真情,“新”声直通解难题。内蒙古自治区东乌旗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旗交通局、市场监管局、内蒙古裕通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凝‘新’聚力 暖‘新’同行”——2025年新就业群体圆梦“微心愿”活动。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双渠道,精准摸排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需求。内蒙古裕通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主动认领“微心愿”,购置了价值6000余元的物资,圆梦“微心愿”。为进一步了解新就业群体心声,东乌旗委社会工作部落实“构建新就业群体诉求直通车机制”,建立“三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组织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回应新就业群体最关心、最关切的实际需求。
“有人惦记着我们,这份心意比什么都珍贵。”在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总工会联合东方街道党工委举办的“圆梦‘微心愿’·点亮‘新’征途”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专项活动上,30多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收到了包含雨衣、防晒袖套、大容量水杯等物品的“微心愿”礼包。
此次活动聚焦新就业群体特点,广泛征集其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需求和微小愿望,包括物资帮扶类、服务关爱类、赋能发展类等,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积极认领并帮助实现,精准解决新就业群体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探索建立新就业群体“微心愿”“征集——发布——认领——实现——反馈”长效机制,推动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关爱是双向奔赴,温暖需接力传递。安徽省淮北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邮政管理局及各县(区)委社会工作部,共同开展新就业群体“微心愿”征集及圆梦活动,覆盖主城区及县域重点平台企业站点,帮助17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圆梦”。淮北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微心愿”活动常态化开展,联合行业管理部门和群团组织,在友好场景建设、职业发展、权益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新就业群体切实感受到城市温暖。
(本报记者 陈丽英)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