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歇脚、乘乘凉,茶水还能免费续,真方便!”近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龙泉街道龙山社区设在银泰百货荆门店负一楼的纳凉点内,前来避暑的市民络绎不绝,外卖骑手刘天平趁着等单间隙,也和同行坐在休息区闲聊。
持续高温炙烤下,为解市民“清凉之渴”,荆门市委社会工作部统筹部署,依托全市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商圈超市、暖“新”驿站、零工驿站、城管驿站等综合服务站点,打造了一张覆盖全市的“清凉服务网”。
这些纳凉点虽地点各异,但“清凉套餐”标准配置齐全:解暑的三罐凉茶、饮水机、免费WIFI、充电设备、常备防暑药品一应俱全。工作人员化身“清凉使者”,不时为市民递上一杯杯凉茶。
截至目前,荆门市共设置2314个纳凉点位,每天早7点至晚9点免费向市民开放,构筑起“社区+商圈+岗亭+驿站”四位一体的立体服务网络。
“茶喝完就进来续,顺便歇歇脚。工作人员特别热情,像回家一样!”东宝区金虾路的环卫工人刘红对海逸·丽贝酒店内的纳凉点赞不绝口。她的感受道出了许多户外工作者的心声。
在漳河新区双喜街道高铁新城社区纳凉点内,网约车司机宋远山正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喝茶、翻看资料。“这附近是高铁站,我经常在这等客,喝一杯凉茶、吹着空调,舒服!”宋远山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晚7点,凤凰湖公园入口处的荆门城市管理驿站大门旁,“双喜街道共享纳凉点”的牌子格外醒目,上面写着开放时间及服务内容。推开驿站门,凉意扑面而来。驿站内,矿泉水、医药箱、针线盒、茶水桶、冰柜、饮水机、报刊架等设施设备完善,为前来纳凉休闲的市民提供细致服务。
掇刀区双喜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王紫欣介绍:“7月初,街道在辖区内9个社区和4个城管驿站共设置了32个共享纳凉点,让居民平安度夏。”
小小纳凉点里,飘出的不仅是凉茶的清香,更有基层治理的脉脉温情。
全市各村(社区)网格员、志愿者通过“敲门行动”,将解暑物资送至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家中;纳凉点内普遍设立群众诉求收集渠道,及时解决群众身边“小事”,实现“纳凉+解忧”的双重功能。
从遍布街巷的纳凉点,到精彩纷呈的夏夜清凉活动;从对户外工作者的贴心关怀,到跨越城乡的助农惠民行动,再到“医院与街道结对送健康”“敲门送清凉”,荆门市“共享清凉”服务持续升级,以多种形式为市民撑起“清凉伞”,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活力。
荆门的“共享清凉”活动,已经成为凝聚人心、传递文明的纽带。这抹清凉里,有城市治理的温度,有邻里互助的温情,更有全社会共同书写的美好答卷。荆门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余大庆表示:“我们将秉持聚焦民生、服务群众的原则,坚持链接部门资源、凝聚多方合力,将提供纳凉消暑服务与‘四下基层’相结合、与‘敲门行动’相结合、与部门职能相结合、与职责任务相结合,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听取百姓呼声,及时帮助解决群众身边小事,依托‘积分兑换’‘湾组夜话’等形式,让纳凉点变身为基层治理‘微阵地’,组织举办纳凉晚会、露天观影等活动,寻求‘共享清凉’活动效果最大化,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本报通讯员 寇志国)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