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坚持以“选优、育强、管好、用活”为着力点,“全链条”推动新兴领域党员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聚焦“选”字下实功,严把关口强素质。健全市委“两新”工委——“两新”组织综合党委——“两新”组织党组织管理架构,明确综合党委书记为发展党员工作第一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制定《邹城市新兴领域发展党员十条措施》,会同组织部门进行联审联议,确保发展程序规范。牵头组织新兴领域专题调研,精准识别优秀青年和技术骨干,并将其纳入信息库管理,为优化结构、提升人才素质打下基础。
聚焦“育”字求实效,创新模式强本领。实施党员和骨干“双培计划”,采取“线下教学+线上自学、党性教育+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党校、高职院校和“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举办“红帆大讲堂”,实现党员培训全覆盖。打造1516党员教育综合体,即以党建实训基地为中心,开设5个特色教学板块,统筹16处现场教学点,切实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创新开展“我为发展献计策”“金点子”征集等特色活动,提高党员参与企业发展经营意识。
聚焦“管”字出实招,深化举措强质效。建立新兴领域党员动态管理台账,及时准确掌握党员信息和队伍情况。扎实开展“三亮三比一争当”活动,引导党员主动亮身份、晒承诺、比业绩,争当“红领先锋”,蓄足干事创业动力。构建链条式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增强新兴领域流动党员归属感。注重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加强组织关怀,坚持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推进友好场景建设,培育“益童暖新”志愿服务项目,提升新兴领域党员幸福感。
聚焦“用”字重实绩,推动发展强作风。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在重大项目一线成立党员突击队,攻坚多项技术难题。引导新兴领域党组织与所在村(社区)开展共建,选聘一批新兴领域党员为“社会工作观察员”,引导他们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基层治理。鼓励新兴领域党员投身公益事业,成立志愿服务队236支,在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作者系中共邹城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