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及省委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通过设施提升、组织建设、需求对接、堵点治理等措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打造一流服务主阵地
组织实施“三项行动”,夯实基层为民服务“硬支撑”。实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今年投入2800余万元,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全面提升69个党群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水平。推进综治中心“规范行动”。整合公安、司法、信访等11个部门资源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县级综治中心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7.5%。开展15分钟便民服务圈“覆盖行动”。结合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新建老年人助餐点10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086所,全部实现分类管理、挂牌运营。在社区发展“一店一早”(便利店、早餐店),补齐“一菜一修”(菜市场和修补服务),改造农贸市场5个、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条,让群众生活更加便捷。
突出强基固本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疏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将服务管理工作不断延伸。减负增效“轻装上阵”。在全市116个乡镇(街道)开展清单编制培训,为每个乡镇(街道)配备1名熟悉清单编制工作的“明白人”,全程蹲点指导编制《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全面建立村级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协助政府事项、不应出具盖章证明事项“三项清单”,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队伍建设“强筋壮骨”。吸纳56名专家入选师资库,举办培训班47期,培训3900余人次。储备2788名村级后备人才,为换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基层党建“末梢激活”。创新开展平安型、便利型、美丽型、幸福型“四型社区”和产业美、乡风美、治理美、生活美“四美红旗村”建设。3.7万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开展“双报到”服务3200余场。
精准服务对接
构建惠民便民新格局
始终将服务居民群众作为工作出发点,采取切实措施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接诉即办“一号响应”。整合部门热线资源,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行精准派单、限时办结、回访评价、未诉先办“四步工作法”,投诉办结率达99.81%。建立不满意工单“二次督办”制度,对群众评价不满意的进行回访督办,推动问题解决。多方联动“精准滴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社区提供服务活动场所,以场地换资源、以资源换服务。针对“一老一小一新”、城市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先后开展爱心陪伴成长、社区邻里互助、就业帮扶、四点半课堂等多个服务项目。抓好新就业群体服务保障工作。建成“365暖新驿站”56个、社区“红色驿站”370余个,累计服务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2万余人次。物业服务“惠民解忧”。社区统筹,物业协同,组建水电抢修、治安联防等队伍,服务居民群众。创建老旧小区物业服务“581(我帮你)院落合作社”模式,采取兜底直管、入社协管等方式,开展老旧小区连院共治,实现物业服务兜底。
强化堵点治理
畅通问题处置快车道
强化居民组织建设,细化网格管理,构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铜墙铁壁”。议事协商“聚民智”。规范开展“四议两公开”,搭建村级“议事长廊”、楼院“板凳会”,通过居民说事、民情恳谈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解决小区改造、环境整治、停车难等问题1500余件。网格走访“解民忧”。优化调整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地域清晰、归属明确的工作格局。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3万余人,制定网格事项清单,构建问题“发现、交办、处理、反馈”闭环流程,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信访调处“安民心”。以信访领域为重点,扎实开展人民意见建议征集,创新推广“网上信访”,在各级政务服务网站开设专栏,张贴二维码2800个,方便群众表达诉求,有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作者系中共宝鸡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