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的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干净整洁的道路,修剪整齐的树木,蜿蜒宽阔的生态廊道……“环境变美了,办事方便了,矛盾少了,邻里亲了,住得更踏实了!”这句朴实话语的背后,是南山镇以党建为引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实践。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南山镇注重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旗飘扬在基层治理一线。通过加强班子建设、强化党员管理、严格组织生活等措施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选聘一批“敢办事、能办事、会办事、办成事”的精兵强将,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供有力保障。
“镇便民服务中心不定期组织村代办员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本领,落实一次性告知、代办帮办、一窗受理等便民服务举措,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到村级服务事项即办即结,上级需要审批事项承诺办结。来办事的群众个个都夸好!”南山村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员邱荣生介绍。
为实现“就近办、事好办”的目标,南山镇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服务不缺位”,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便民利民功能,组建便民服务帮代办员队伍,实行村干部值班坐班制度,在各村级便民服务站提供医保、社保、民政等高频服务,让便民政务服务向基层“最后一百米”延伸覆盖,实现群众办事“不跑空,少跑路”。
按照“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的原则,南山镇重新规划改造综治中心,科学设置“1厅8室”。司法所、信访办、民政办、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等工作人员统一入驻中心办公,充分发挥各方力量作用。紧扣婚姻家庭、土地纠纷、邻里关系等基层治理热点问题,按照“1+6+N”工作体系,充分调动镇村干部、“五老”人群、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24年,全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48起,成功调解442起,调解成功率达98.7%。
“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南山镇各村党支部建立矛盾摸排机制,定期组织村干部、老党员和热心村民代表深入农户,主动摸排梳理矛盾纠纷,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和村民议事会作用,邀请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积极参与,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为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南山镇各村以“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为主题,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聚焦定规矩、立良俗、破陋习,以“小村规”撬动“大治理”。村规民约结合实际,体现各村特色,做到“四个一”,即村干部签订一份责任状、向村民发放一封公开信、党员与党支部签订一份承诺书、红白理事会第一时间主动上门为群众操办喜丧事。同时,积极围绕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等方面内容开展宣讲宣传,引导党员群众树牢“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垃圾清运、河道清理、美丽庭院建设等工作。
(本报通讯员 詹罗勤强 高福兴)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