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及重庆市委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系列部署要求,通过下沉工作重心、充实基层资源,实现减负和赋能双向平衡,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明权责,减负“轻车”。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等相关工作,出台江北区《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具体措施的分工方案》,细化29项主要任务,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并通过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定期调度推进,凝聚基层治理合力。针对基层反映突出的权责不一、任务指派不严谨等问题,规范明晰基层权责:镇街层面,统筹指导各镇街梳理法定职责事项、协同配合事项,编制镇街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村(社区)层面,出台“四清单一目录”(工作事项清单、工作负面事项清单、依法出具证明事项清单、不应出具证明事项清单,以及工作机制挂牌指导目录)。
沉资源,赋能“壮马”。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在职党员“回社区”“回小区”报到1.36万人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力量向基层一线倾斜,结合镇街常住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通过“减上补下”、区内统筹等方式为镇街增核编制,保障基层工作力量。认真清理从镇街借调工作人员,建立清理整治工作督查机制。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录(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进一步畅通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渠道。持续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联动9个区级执法部门以包片的方式下沉执法人员与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统筹运行,形成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三张清单明责任”的新格局。
建机制,清障“畅路”。江北区在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由区委书记担任总召集人,区委副书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担任副召集人,区委社会工作部等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加强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统筹和工作指导,围绕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推动跨部门协同合作。构建“一纵两横三闭环”(“一纵”即“区——镇街——社区——网格”纵向贯通,“两横”即“区治理中心——部门”“镇街治理中心——板块”横向协同,“三闭环”即区、镇街、社区三级事件闭环办结)工作机制,打通数据通道,实现高效协同,形成智能预警、决策处置、监督评价、复盘提升全闭环,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全覆盖推广“一表通”智能报表使用,依托市级基层治理数据库整合市区部门数据,实现基层工作人员填报表单和系统数量减少90%以上。抓实基层干部“选育管用”机制,设置社区“综合岗”,建立社区工作者“导师帮带”“一岗通办”“一窗综办”制度,让基层干部走出办公室、走近群众身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上。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机制,加大社区工作者配备力度,全区共配备社区工作者1900余人,实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配备标准,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优治理,共建“聚力”。开展“渝里乡商 美好江来”基层议事协商改革,构建“镇街议事厅+村(社区)议事室+网格议事点”“镇街党(工)委每季度一议事、村(社区)每月一议事、网格每半月一议事”的基层议事协商机制并做好有序衔接,提炼推广铁山坪街道“六步七规法”“一二三四五六七”等议事做法,鼓励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协同联动,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主要力量,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为骨干力量,辖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商家、社会组织等为补充力量的基层治理协同体系,有效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作者单位均为重庆市江北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