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兴领域快速发展,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聚焦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开展“荷都暖‘新’”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行动,以“党建引领+精准服务+社会融入”的工作模式,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为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进门难、休息难、充电难、维权难等问题,金湖县建立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由县委组织部、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组织22家县直部门成立新就业群体党建关爱服务联盟,制定全县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要点,实施“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基层站点建设”专项行动,结合现有城市书房、工会驿站等资源,建设4个24小时温馨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饮水休息、充电应急、政策咨询、学习阅读等服务。
“夏天跑外卖容易中暑,现在累了只要刷脸就能进入驿站休息,感觉像回家一样。”网约配送员吴洋说。目前,金湖县正结合全县40个新就业群体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友好园区等友好场景,探索建设“小哥食堂”“小哥门诊”,增设充电站点、暖“新”专属停车位等,构建起便捷高效、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示范带动全县社区、商圈、楼宇、园区为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提供便利。金湖县紧扣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健全完善“新就业群体——诉求直报员——诉求直报站——行业党委——县委‘两新’工委”的诉求收集办理机制,常态化开展“爱骑日”暖心服务活动120余场,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4000余人次,切实为新就业群体服务提效、幸福加码。
为破解新就业群体党员接续培养难题,金湖县实施“结对培养”机制,党员骨干担任培养联系人,定期开展理论学习辅导、党性教育引导,建立培养考察档案,跟踪记录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和群众评价,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
“今年在全县的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培训班上,我们计划将新就业群体的能力素养提升作为一项重点内容。”金湖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面对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空间窄、职业路径不清、工作技能不足的困境,金湖县物流快递、网约配送等行业党委联合人社等部门和工会等群团组织,实施新就业群体学历技能提升计划,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职业规划讲座、创业政策宣讲会等,组织开设基础汽修、电商运营等课程,探索开展新就业群体“点单式”培训,帮助新就业群体提升就业创业技能,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职业发展建议。
针对新就业群体举办系列专场招聘会,在新就业群体工作站点、服务驿站常态播放企业招聘信息,组织新就业群体赴企业参观,为新就业群体和企业创造更多直接交流机会,促进就业意向达成。
“平安路社区居民李大妈家水管破裂,已帮助修好。”网约配送员潘辉定期上门走访帮助特殊困难老人解决问题,并及时反馈给社区工作人员。事情虽小,但对获得过“金湖好人”称号的潘辉来说,这样的举手之劳却让他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价值感。
为充分引导新就业群体发挥作用,提升归属感,金湖县组织开展“共建共享,网格有我”活动,通过引导新就业群体担任“爱心小哥”“兼职网格员”等方式,实现新就业群体党员精准报到、服务需求精准对接、能力岗位精准匹配。成立全县网约配送行业“啄木鸟”志愿者服务大队,开展“支部亮旗帜、党员亮身份、车辆亮标识、服务亮承诺”的“四亮”活动,实现“一群人”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本报通讯员 朱妍 宋权超 林娟)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