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立足本地实际和新兴领域特点,创新构建“精准选育——项目领办——双驱赋能”闭环机制,推动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引领”跃升。
精准选育,锻造“红领尖兵”。严守政治标准,注重人岗相适,建立“指导员资源库”和“企业需求库”双库联动机制。按照“行业相邻、供需相符”原则,从社会工作系统干部、涉企部门骨干、优秀青年干部中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3800余名。立足漳州实际,开展标准化、常态化、特色化能力培训,依托多家党建示范企业及食品加工等产业链开展场景化实训,推广“四季党建”“天福样板”等品牌经验;专项开发“指尖党课”等特色课程,开展培训32场,有力夯实党建工作指导员政策理论与党务工作基础。
项目领办,激发“红色动能”。创新项目化领办机制,由市委“两新”工委牵头,在前期多次深度走访摸排调研的基础上,引导党建工作指导员聚焦新兴领域热点问题,结合岗位特色和自身特长,认领“助力权益保障”“升级暖‘新’驿站”等项目67个,形成“需求收集——项目认领——过程跟踪——成效评估”闭环机制。今年以来,漳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心关爱网约车司机群体措施,在派单机制优化、柔性执法、保险优惠、住房公积金办理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打造16处暖“新”食堂、18处“司机之家”,开办新就业群体子女公益暑托班,推出“9块9优惠用餐”“免费带娃”等举措,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赋能发展,彰显“先锋力量”。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助企发展和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一方面,做好助企发展的“懂行人”。由党建工作指导员“一带一”挂钩党员技术骨干,设立“党员创新岗”150个,完成多项技术革新;线下举办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交流会,线上推送“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微课”近30期,用心帮扶企业解决“大小事”。另一方面,做好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引路人”。推动新就业群体“所能”与社会“所需”有效对接,开展“流动观察员”“文旅推介官”等培训3场,通过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收集来自新就业群体的意见建议200余条,助力排除治理隐患40余处,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作者系中共漳州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